奋斗有我!交大学子亮相《人民日报
5月4日,五四青年节之际,《人民日报》整版刊登2021-2022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交大学子韩东霖(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张配荧(化学化工学院2019级本科生)光荣上榜。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为发展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奋斗有我子亮相《人民日报!交大学,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国家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
经过严格选拔和评审,全国4.5万名优秀研究生荣获2021—2022学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下100名研究生,是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希望广大研究生以他们为榜样,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坚忍不拔,挺膺担当,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韩东霖,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固态相变制冷技术。他两次获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2022英国皇家化学会新星学术论坛中获评二等奖,获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之星”、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发表SCI论文6篇,包括2篇Nature和1篇Joule,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00,他引次数超过200。其中2021年12月发表在Nature期刊上的文章,是我国科研单位首次在Nature发表的以电卡制冷为主题的论文。他的系列研究工作实现了传统工科在基础科研方面的新突破,为固态相变制冷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国家设立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经过严格选拔和评审,全国6万名优秀本专科学生荣获2021—2022学年度国家奖学金。以下100名学生,是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希望广大青年学生以他们为榜样,肩负时代责任,担当历史使命,怀抱梦想,脚踏实地,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张配荧,化学化工学院化学(高分子)专业2019级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曾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和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曾获国家奖学金、荣昶领导能力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团干部等荣誉。张配荧现任上海市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曾任校学联主席团成员、校辩论队队长、荣昶储才计划五期班长。她曾在华语辩论世界杯(上海赛区)、世界大学生辩论巡回赛、思华杯国际华语网络辩论公开赛等赛事中多次取得最佳辩手称号。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公益服务,参与城乡(低保)家庭跟踪调查项目,在校园疫情防控中担任核酸采样志愿者。
在2021-2022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评审中,交大222名本科生、190名硕士生、219名博士生脱颖而出。
他们踔厉奋发,守正创新,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级竞赛奖项中披荆斩棘、敢于登攀,以赛促学,浇灌人生梦想;他们潜心科研,精业笃行,相关成果刊发于Nature、Science子刊等顶级期刊,追逐学术前沿,在各学科领域实现诸多新突破;他们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在各级文学艺术、运动体育竞赛中争金夺银,成为新时代文体兼优的学生代表;他们迎难而上、勇往无前,特殊时期不畏困难,勇担责任,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人民和社会的具体实践;他们一腔热血,无畏艰苦,主动报名入伍参军,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将个人“小我”融入时代“大我”。
他们中,有近20%的本科生、12%的研究生多次获评国家奖学金。其中,有6名本科生连续三年获此殊荣——
自2019年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入学以来,赵天予连续三年蝉联本科生国家奖学金,曾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2020赛季一等奖、第十四和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等国家级竞赛奖项8项,主持结项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围绕低频隔振技术开展科学研究,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一区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上发表。曾担任学院学神学霸俱乐部主席,志愿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超300小时。
连续三年获本科生国家奖学金,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致力于人工智能方向研究,本科期间发表两篇国际机器学习大会ICML会议论文,其中1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积极参与学生工作,担任班级团支书,曾带领班级获校级团日活动一等奖、班团集体建设特等奖。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担任公益机构“知止堂义学”志愿者,利用假期时间参与教学服务。未来,他将前往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并获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HKPFS)全额资助。
连续三年获本科生国家奖学金,曾获首批福建省青年人才成长计划优秀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三等奖。专注学科前沿,本科期间深度参与临床疾病体外诊断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工作,设计出2种筛分性纳米探针结构,以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纳米材料)方向第一名入选博士生致远荣誉计划。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曾赴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参与防风治沙实践服务,成立“红土行歌”实践团调研助力闽西红土旅游发展。在学生工作中热忱奉献,曾任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团委学生联合会主席团成员、校学生联合会联络中心成员、交大亚洲青年交流中心运动组组长,策划举办2项校级活动和40余项院级活动。
连续三年获本科生国家奖学金,曾获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A等优秀奖学金、含英咀华奖学金、致远荣誉奖学金。专注科研创新,曾获国际基因遗传工程大赛银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她在多个方向开展探索,曾参与植物激素调控、基因工程、医工交叉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已入选博士生致远荣誉计划。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曾参加TECC可乐计划线上支教、三岔中学远程课堂志愿者、“交学”公益科普课堂志愿者等志愿公益活动。
连续三年获得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多次校级A等优秀奖学金,曾获上海交通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磨练科研创新意识,以共一身份发表SCI综述1篇(JCI=9.15)。积极投身学生工作,现任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床医学院学生会主席及医学院第十届学生常任代表,在校园疫情防控中担任宿舍楼层长。
连续三年获得本科生国家奖学金,曾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三等奖。积极投身基础与临床科研,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主持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疫情期间,她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疫情防控,获街道书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