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系列(二)优秀创新创业学生---姚宗成
初见姚宗成,他是放下手上运维学校机器的工作赶过来的。刚坐下,省去繁琐的开场白,他直奔主题,没有丝毫的拖拉。交谈中,记者逐渐发现他并不是很严肃的人,他是为了记者能够高效的完成采访,他说
姚宗成是政治与法律学院2015级法学1班学生,同时担任众创空间学生负责人、创业协会会长。他大三开始参加创新创业方面比赛,这一学年,他共参加了一次全国赛、一次市级赛、两次校级赛,并收获三张荣誉证书。今年六月,他自创的重庆名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申请下来,学校各园区宿舍楼下的便捷共享打印机就是公司的产物。
2017年3月,姚宗成的朋友的正在运营的公司团队邀请他加入,组队参加“盐商杯”第四届中国青年创新创新大赛全国赛的电子商务组。此前,他的创业范围局限于传统的形式,比如奶茶店、烧烤摊、宠物店、餐饮店等。由于实体创业不需要写项目计划书等书面材料,所以这是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如何写项目计划书等材料。意识到这个问题,姚宗成找到学校指导老师引导,到创业协会、众创空间去学习,参加各种创业沙龙和讲座来提升自己文案方面的能力。
提前一天姚宗成到达比赛地点熟悉赛程和环境,第二天早上就准备赛前彩排。这时候的他只是有些紧张,跟着赛程顺了一遍,丝毫没有察觉其他组的状况。当正式比赛结束时,姚宗成用震撼描述了当时的心情“各具特色的文化与项目以及那么多优秀的同龄人,他们内涵的丰富性震惊了我,突然感觉自己很渺小。”
2017年12月,“农商行·加上创业贷”第六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姚宗成获得市级二等奖,是民办高校中的首例。在获奖背后,有别人不知道的困难与辛苦。在重重困难中,姚宗成告诉记者,他比赛的三个妙招:沟通能力、临时学习能力、应变能力。
复赛时,30个团队随意分为A、B、C三个大组,在一个小时内,团队需要完成一个ppt、商业计划书和各种项目风险分析、执行方案、运营模式。巧妙地将自己融入这个新的小组中专访系列(二)优秀创,并明确分工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沟通就尤为重要。因之前参加过比赛,姚宗成不再那么内敛,他明白要尽快与队友协调好,才能更好的发挥团队力量。在这一个小时里,他在与队友的配合着逐渐磨合,最终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进入12强。
半决赛中,其中一个环节需要做电子沙盘模拟,民办高校硬件设施比较局限,在电脑上操作沙盘模拟姚宗成是第一次接触,没有这方面的训练基础、没有相关课程、缺乏专业技能。相较于其他高校这方面比较薄弱,对姚宗成而言是很大的挑战。想要跻身于半决赛,必须要克服这些劣势,那么在复赛前这一个多小时就必须要将所有的精髓要掌握。他很灵活,通过观察其他选手的做法,自己模拟并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
决赛中,上台路演环节,姚宗成回忆说:“当时需要表演一个节目,我现场编了一个B-box。随后,记者了解到,姚宗成并不擅长唱歌,对B-box也只是略知一二。“路演的形式都差不多,我就是想用一个相对新颖的方式,就想到了B-box。”事实证明,这个新颖的方式是奏效的。在后面的颁奖中,给姚宗成颁奖的评委表示对他记忆深刻。
“参加比赛,如果说不是为了荣誉而战,那肯定是假的。但是比荣誉更重要的是经验。”姚宗成在比赛之后并没有闲下来。他将比赛中积累的经验,在现实中发挥功用。目前,姚宗成正着手做一个素质拓展工作室,包括真人CS、团体辅导、一系列对学生自身技能的提升方案。每一个项目,都注入了他全部的精力,都是他进步的见证新创业学生---姚宗成。
姚宗成在学校的时间只剩一年左右,当记者问及毕业后的计划时,姚宗成沉默了一会。“我想创一个更系统,更高水平的业。”因目前公司还在孵化期,存在许多未知挑战。姚宗成坦言,一方面,他打算在一年时间里,将专业相关的证书拿到。“现在是法治社会,提高专业水平对以后的发展是一个加分项。”另一方面,他会学习创新创业方面相关专业知识,不仅具备勇气还要懂得谋略。古语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