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工科女博士五年投资路:见证与践行VC深度进高校
近两年,高校与投资机构进行交流学习、组织主题沙龙、筹办创业大赛、甚至成立研究院,都已成为常规操作,屡见不鲜。
但与此同时,真正能称得上是“创新源头”的顶尖高校其实屈指可数,面对“僧多粥少”的现状,如何与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实现深度捆绑,已经成为了早期VC的共同命题。
为此小饭桌找到了一个VC与高校合作的优秀范本——英诺天使基金。英诺天使基金成立于2013年4月,所投创业项目超过500个,管理基金规模超过50亿人民币。 基金重点关注 新能源、先进制造(半导体/机器人/航天航空等)、生命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 等领域的天使期、Pre-A阶段投资,成立后持续获得“中国早期投资机构十强”等殊荣。
而采访对象英诺天使基金执行董事丁昳婷也与高校有着较深的联系,其本科到博士期间,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进行基础学科研究;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从事科技与工程项目管理开发,主导了多个创新项目研发;2018年,她加入英诺天使基金。
在加入英诺的五年间,丁昳婷可谓战功赫赫。她投资了30余家科技初创企业,如天兵科技、云储新能源、人民中科、芯控智能、睿沿科技、海德氢能,其中多家估值增长超过10倍,而天兵科技更已成为商业航天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估值过百亿。最近其还获得了“创业邦·2023最值得关注的女性投资人”、“母基金研究中心2023 40位40岁以下最具潜力直投基金青年投资人”等多项奖项。
丁昳婷告诉小饭桌, 为了更加专注地挖掘清华系高科技项目,她将担任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四期基金合伙人。 该基金成立于 2014 年,由清华校友出资设立,资金全部用于帮助清华校友创业。
是什么让一位优秀投资人重点关注高校基金?出身清华的她,如何以投资人的身份回到母校?对VC来说,顶级高校背景的博士投资人是否已成为捆绑院校的新方式?
我从本科到博士都在清华航天航空学院,做的是基础学科研究,主要成果离实际应用较远,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更久。因此毕业后我加入了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从事科技和工程项目管理与开发,主导了多个创新项目研发,也生产了航天小机械臂这样可以直接应用的设备样机,整体来说离应用更近了一步。但毕竟科研院所离市场还有一定距离,对一些原始创新的产品也相对保守。
我一直希望把创新前沿技术和应用做有效的结合。通过审慎了解和思考,我认为早期投资是前沿技术应用的重要助力和桥梁。
在硬科技时代,一级市场投资人是离应用更近的人。一方面我们要从技术底层判断早期项目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关注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计算投资回报率。通过资金和资源的支持,帮助早期项目落地,让更多前沿技术在生活中得到应用。
丁昳婷:近几年迎来了硬科技投资的春天,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通过大力市场营销快速抢占用户,再堆人堆钱堆资源不断迭代应用。但在硬科技时代,比如我关注的新能源、先进制造、半导体、商业航天等领域,技术路线一旦选错基本无法更改,而且项目落地所需时间和成本都很高,这就要求投资人对技术底层拥有深刻认知。
另一方面,很多原始创新的源头来自于高校和科研机构。这意味着,如果想投中一些原始创新型的科技项目,需要拥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源。
博士做投资,是投资方向随着行业发展转变自然而然的市场选择。在这方面,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可以说做到了一种极致。它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第一支由校友出资,只投资校友项目的的基金,主要围绕整个清华校友圈,发掘创新项目,并为其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小饭桌:早期投资机构要与顶尖高校合作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但真正能做到像英诺这样与清华深度绑定的,其实是少数。
一方面,英诺与清华的合作足够早。水木清华成立于2014年,彼时很多VC都还没有成立,我们的创始合伙人李竹总出身清华,他在2014年与另几位清华校友共同成立了水木清华理事会,并向陈吉宁校长(时任)汇报了理事会支持学校创新创业方面的工作设想,最终促成了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成立,李竹总担当创始合伙人。
另一方面是合作不断深化。为了运营整个清华校友圈,英诺和水木做了非常多细致的工作。比如在校内设立学分课、在校内运营三创(创新、创意、创业)咖啡厅、发起举办清华校友三创大赛等等。一开始可能声量不够,但经年累月,这些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比如三创大赛每年的报名项目可以达到七八百个,已经是清华校友会每年最重要的工作抓手之一。
海德氢能CEO姚昌晟出身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原本主要是做电动车相关产业链。后来基于碳中和的背景,他发觉单独发展氢能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新能源布局方向。由于他还处于创业初期的想法阶段,清华技术转移研究院就把海德氢能的项目推给了我。
当时投资市场主看燃料电池,而海德氢能想攻克的是电解水制氢系统的研发,很有技术先进性,与传统制氢的技术路线也有差异。
当时我判断,燃料电池只是氢能应用的一个分支 ,我们更看重制氢端的广阔市场,绿氢发电将会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在技术壁垒上,海德氢能的系统集成了氢安全技术、云帆电解单片与数字化平台,能有效解决困扰绿氢制造的行业痛点,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
更进一步,我们看好海德氢能团队几位有行业经验的年轻创始人。 所以果断下注投资了海德氢能的天使轮。现在他们发展很好,第一代氢安全产品应用到了2022北京冬奥会的主火炬台上,制氢产品也在鄂尔多斯顺利发布。
丁昳婷:比如2019年投天兵科技。当时一些商业航天企业,在2016年左右成立,相对先发,市场估值也很高。这些企业采用的技术方案大体是先做固体火箭,也就是填药,固体燃料推动火箭升空,再开发液体火箭。
2019年,我们收到了天兵科技的BP,其一开始就要做液体火箭。相比于固体,液体火箭采用航天煤油/甲烷等作为飞行燃料,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更方便火箭回收。但技术实现的难度相对更高,所以很多公司会选择先做更容易的固体,再做液体的路径。
但我们从技术底层判断,液体火箭的技术路线才是真正实现低成本运载的主流方案,只是需要更多时间和资金。我们认为液体火箭更重要,也很看好天兵团队对行业的深刻认知和长远规划,当时就果断投了天兵科技。
小饭桌:虽然现在回忆起来很轻松,但在当时行业已有先行者的前提下,要做出反共识的投资决策,可能并不容易。
首先美国华尔街已经普遍认为,太空经济在未来10年到20年将成为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新型经济增长点。这意味商业航天还有很多投资机会。虽然市场上有很多家商业火箭公司,但是我认为 先行者不一定有先发优势,因为早期肯定有很多技术、政策、资金、团队上的坑要踩,在前人基础上,后来者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我在清华航空航天学院有多年学习工作的经验,在和天兵科技交流后,我偶然间发现他们引用的一篇文献,作者是我同学。我当即给同学打电话,经过交叉佐证,我认为天兵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并且可以降低火箭发射成本:见证与践行VC深度进高校,所以很有价值。
天兵科技创始人康永来是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某运载型号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专家,某973项目科学家,火箭军先进个人,中国航天基金奖得主。从事运载火箭技术研发与项目管理17年。核心团队也基本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国家级航天集团,都有十多年的从业经历,先后参与了我国十余型液体运载火箭的研制和上百次的火箭发射工作。
小饭桌:有产业能力的科学家其实很受追捧,基本上他要出来创业,可能想给钱的人非常多,在此情况下你如何让他认可你,并接受你的投资?
对于不缺投资方的优质项目,一定要让创始人感受到VC的专业度。比如投天兵科技之前,因为我在航空航天有多年经验,也做了大量前期调研工作,所以在和创始人康永来交流后,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康总甚至戏称‘你比很多天兵内部的人还了解公司的业务。’能和技术出身的创始人聊些内行问题、关键问题,对建立投资信任很有帮助。
其次是英诺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经投了超过500多个创业项目,在创投圈也有一定知名度,创业者比较认可。同时英诺也很重视投后赋能工作,为此我们和产业端建立了深度联系,许多英诺的被投企业都可以互相帮忙,比如对接资源、帮助宣传、业务交流等等。对于早期项目来说,投后赋能也很关键。
小饭桌:你提到的可能更多是投中和投后工作,实际上,如何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水下项目,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我们梳理过创新的源头,像以清华为代表的顶级高校,以及中科院为代表的院所,甚至是十大军工集团,内部会有很多创新项目。所以我们从这几个点去抓,会更容易找到一些水下项目。
比如再提一嘴英诺紧密合作的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基金的GP、LP全是清华校友,也只投清华校友的项目。
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类是对高校的优质项目进行挖掘以及孵化;还有一大类关注在产业中的清华校友。一些成熟校友的二次创业,往往带着对行业的认知,发展很快。
除了从这两个方向发现和挖掘项目之外,基金还能实现校友互助,通过融资、销售、团队、认知等手段全方位帮助校友创业者。某种程度上,这是项目源、行业认知、投后赋能多位一体的生态。
我第一次见君全智药的创始人是2019年8月,那时他还是中科院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在机构内研发出了全球首个能在动物活体内稳定工作的纳米机器人。可用于完成肿瘤血管特异性阻断,在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模型中展示良好治疗效果。
我发现创始人有很好的商业能力和管理思考,是科学家中少有的有创业精神的代表,只是对创业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此后的一年里,我与君全智药创始人多次交流,以科学家创业的实际例子,陪伴并鼓励他勇敢走出了第一步。
最终在2020年8月,君全智药成立,成为了国内首家从事医学智能纳米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的创业公司。
小饭桌:这样看来,你投资的涉及面其实很广,包括商业航天、新能源、纳米机器人、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
丁昳婷:坦白说,因为我是从科研跨行进入投资圈,所以一开始得先用熟悉的专业领域把投资逻辑捋清楚,比如航空航天。之后的延展,就有一个明确的主线——自主可控。
我印象特别深,2018年刚开始做投资,我看一个半导体方案的项目碰上了美国技术制裁,当时各种企业黑名单都出来了,行业格局就此改变。 半导体行业脱钩的趋势,基本上是从2018年开始。
自主可控包括两个大的层面,一是硬件,比如业内关注比较多的半导体、新材料方向;一个是软件,包括信息安全和软件供应链,甚至新能源整体都属于能源安全的范围。
整体来看,投这些项目的底层逻辑其实是相近的,卡脖子技术市场需求明确,国家肯定会大力支持,氢能、半导体、商业航天等也都是万亿级别的赛道,没有理由不去找投资机会。
丁昳婷:这个问题很有趣。首先这与基金本身的定位有关,英诺从2013年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投资早期项目,是穿越过周期的。
李竹总在内部分享会上说过, 投资市场整体经历周期是正常的,而且阶段性低谷,也可以是投资的好时候。英诺在一些行业低谷期投的项目,往往是质量很好的,带来的投资回报率也很高。
一方面在大环境不好时,还愿意出来创业的创业者本身就少。因为能拿到融资的人少了,创业意味着更大的风险。相比而言,2015年左右大家准备个PPT就能拿到钱,但那时候滥竽充数的也比较多,低谷本身就是一层筛选。
另一方面,因为市场行情不好,VC们都不太愿意出手,某种程度上企业估值会更加合理。如果把目光放长远,在低谷时buy in,整体趋势回暖时就会得到一个更高的溢价。
丁昳婷:会的,其实随着投资资历渐长,我对项目的综合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我感觉到头部效应愈发明显,原来可能是二八效应,去年我在内部年终总结上说现在已经成了一九效应,行业资源一定会向最头部的机构与创业者集中。
丁昳婷:首先团队创始人要对行业有足够的了解和远见,能发现行业的真实需求。然后创始人要有非常强的学习和迭代能力,尤其这几年宏观环境变化非常快,随着公司逐步壮大,创始人的管理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都应该有变化。像技术能力、商业Sense、市场认知、组建团队等诸多关键能力,很少有创始人能同时具备,这就需要不断学习。
除了创始人本人,我们也很关注他身边的联创,关注创始人与联创是长期共事还是临时组队的关系,后者的风险性非常高。因为如果两个旗鼓相当的人意见相左,队伍很可能会散。但如果创始人和联创水平相差很大,又说明优秀的人不愿意与他共事。优秀的创业者一定要能组建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2018年刚入行的时候很焦虑,因为我毕竟是跨行业,要通过多投资项目来建立手感。所以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年出手四个,要先在这个行业活下来。然后大概在2021年,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投资做得还不错,而且可以继续做好。所以状态就不一样了,整个人开始变得更加松弛。
到现在投资了30多家科技初创企业,数家企业估值增长超过10倍,其中天兵科技已经是百亿级别。我个人的变化也很大,我不再焦虑于必须要投多少项目,而更多从底层思考项目是否真正具备价值。
说起来可能有些虚,但在快节奏的创投圈,保持松弛感真的很重要 。因为只有保持松弛,才能注意到更多细节,保证思考更加充分。
投资是一个面对多元目标,需要优化选择的混沌体系。以往做项目,本质上是业务驱动,我们习惯将目标拆解,按步骤完成,每一步的节奏都非常明确。但进入投资圈,每位投资人能获得的信息都是有限的,而且充满不确定性。
当项目量多到一定程度,哪些BP该深入聊,哪些看一眼就Pass,更多依靠直觉。 包括早期项目主要是看人,这也会掺杂很多个人经历。所以要逐渐学会理性与感性融合。随着工作扩展,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复杂,我也不断在迭代。
总体来说,是要接受世界的复杂性,尝试理解和兼容多种思维方式。对人和事多一分换位思考。从了解自己开始,知道自己有边界,接受不完美的现状,并且基于真实建立真正的自信,只有自信了才会松弛清华工科女博士五年投资路。以此为基础,逐渐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