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当前,全球已形成旧金山—圣何塞、纽约、东京、伦敦、北京、波士顿、巴黎、首尔、洛杉矶、上海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从国内布局看,对接全球创新网络体系也已初步形成。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将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创中心作为提升辐射力的重大举措,加快打造区域创新引擎,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近年来,全球创新网络正在调整,从地理空间分布、创新资源组织形式等方面产生了新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分布正在迁移。相关研究认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分布正出现向亚洲、特别是东亚迁移的趋势,而中国正成为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兴之地。二是高技术企业的布局区位正发生新变化。近年来,国外出现了高技术企业离开科技园,向中心城区集聚的现象,反映出创新活动正从园区向城市转移,高技术企业的聚集方式、形态发生改变。这一变化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主城区将成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科技创新中心。三是新型创新组织在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中发挥独特作用。如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经过七八年的发展,逐渐展现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一是科教资源较为丰富。我市拥有高校12家,在校大学生近25万人,全日制学校、在校大学生、专职院士、大学生创业园、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均位居江苏省第二位,高层次人才达15.7万人。
二是产业技术创新特色日益显现。工程机械单项冠军企业与产品居行业首位,五“大”标志性产品全国或全球第一,65类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集成电路的大硅片和光刻胶、生物医药的四高一抗和中枢神经药、应急安全的矿山和消防安全装备、新材料的半导体及功能性膜材料等领域技术创新初步形成特色优势。
三是科创平台体系加快构建。如云龙湖实验室被列入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去年全市新增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锡沂高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省重大创新平台5个、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四是创新载体布局不断完善。全市建有国家级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安全产业园各1家,国家级大学(中国矿大、江苏师大)科技园2家,国家级孵化器20家,省级高新区4家,省级科技孵化载体数量居淮海经济区首位。目前,已实现国家级科创载体县域全覆盖。
五是支持科技创新生态初步形成。如强化产学研对接和区域合作,成功举办淮海经济区高校技术成果对接会、医药健康产业(徐州—上海)专题招商推介会等活动,发布技术成果2800余项。构建完善“1+4”科技政策体系,全市去年累计发放“苏科贷”等政策性贷款11.3亿元、居全省第二位。
此外,徐州还具备一项隐形的优势,就是基础研究的优势。比如矿大在深地工程、“双碳”领域,医科大学在麻醉、细胞治疗领域,师范大学在激光新材料领域,农科院在种质资源领域等,都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优势。
从国家层面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从省级科技规划布局机遇看,省级层面正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政策意见,将南京、苏州、徐州列为三大重点发展核心区。从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看,徐州培育“343”创新产业集群,产业转型、技术变革、新技术加速突破应用,都为我市加快建设区域科创中心带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虽然我市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但还存在明显短板弱项。如创新能力内涵质量不高,具有辨识度的标志性创新成果不多,科技创新指标首位度不够,创新资源集聚能力不强,市场化创新生态还不完善等。
总体思路:坚持人才、教育、科技一体化推进,着力建设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创新名城,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工程机械创新策源地,培育产业细分领域技术创新单项冠军,加快构建“1+3+100”科创平台体系和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体系,持续优化以“两区一城”(徐州高新区、徐州经开区、淮海科技城)为核心的区域创新布局,着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努力打造淮海经济区科创高地,建成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创中心。具体来说:
(一)理顺体制机制,尊重科技创新长周期、高风险、高回报的基本规律,实现重点突破。我市科技资源有限,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加强资源统筹。聚焦徐州特色优势领域,重点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工程机械一号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深地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培育、产业细分领域单项冠军打造等方向实现重点突破,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作贡献。
(二)突出企业主体,强化技术攻关,提升产业质效。一是支持徐工集团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整合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徐工研究院等平台资源,重构研究总院+专业院的“1+6”研发体系布局,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工程机械创新策源地。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分层孵化体系,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推动小升规、规上市、企转新,打造一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徐工消防、鑫晶半导体、万邦医药、博康信息等龙头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揭榜攻关,锻造具有制胜能力的创新长板。三是高度关注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人工智能、储能与氢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推动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新赛道。
(三)建强科研平台,完善合作体系,促进四链融合。一是聚焦国家深地领域战略科技部署,建设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推动其建成省实验室、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全力打造深地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二是推动三大(产业、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重点支持安全应急装备创新中心加强与应急部安全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沟通对接、积极申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细胞治疗药物(制造业、产业)创新中心整合资源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提升省级研发机构覆盖率,力争十四五新增省级研发机构100家以上。三是加强院校科研资源融合,推动高校加快建设优势学科,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和高端人才培养能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紧缺型专业人才,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持续优化高校服务地方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资金使用方向,推动高校联合头部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四)优化园区布局,强化内涵发展,提升载体贡献。一是鼓励徐州高新区、徐州经开区及各省级以上高新区集成创新政策,加快打造特色创新产业集群。聚焦主导产业关键领域,完善“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成果产业化”创新生态系统,打造以徐州经开区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加快建设区域、以徐州高新区为核心的创新资源集聚区;支持各地以省级高新区等为载体,积极承接项目落地和产业转移,建设多层次、梯度化的产业科技创新拓展区。二是全面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市、区联动,合力推动城谷区发展。加大产研院改革力度,明确其利用外部科技资源解决本地企业技术需求、发展专业院两大主攻方向,加强与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等合作,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三是按照“清理一批、整改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方向,整合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资源,围绕推进创新与创业结合、投资与孵化结合,建立资源共享、利益共担的载体联动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孵化成效。
(五)集聚创新资源,扩大要素增量,优化创新生态。坚持市场化理念,坚持开放式创新,坚持让利共赢,持续扩大科技资源增量。主要是6个注重:一是注重引进先进科研成果,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二是注重引进科研人才,助力“四链”融合发展;三是注重引进研发机构,加快形成更多领先科技成果;四是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以优质的产业增量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五是注重引进科技金融,持续拓展科技投融资渠道;六是注重优化创新生态,完善科创资源“招引—落地—培育—壮大”的全方位、全链条服务机制,加快构筑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科技创新创业沃土。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