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大学毕业生该就业还是该创业?
日前发布的《2018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揭秘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95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新动向,新动向之一是首选就业,创业热和出国热持续退烧。根据本次调研结果,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仍然以就业为主,占比79.89%,同比上升6.39%。和2017年的数据结果相比,选择创业人群占比降低1.32%。(7月1日《光明日报》)
应届大学毕业生出路,不外乎选择就业、国内继续深造、出国留学和创业。相比往年,今年应届毕业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比如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同比降低2.81%,这说明大学生们求职的心态更加积极主动。再如,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同比上升6.39%,这既反映出我国促就业效果良好,同时也反映出多数大学生更加务实和理性。
无论应届毕业生选择干什么,显然都有一定道理,因为一般来说,既会考虑宏观环境,也会考虑家庭和个人情况,所以,一旦选择了某种出路,就应该坚定前行。即便选择创业人群占比降低1.32%,但对于那些仍选择创业的应届毕业生,其勇气和魄力值得赞赏。而那些放弃创业,选择就业或者其他出路的应届毕业生,也不要有什么遗憾。
这是因为,创业是一个人一辈子的选项,既可以在校期间就开始创业,也可以在毕业后立即创业,还可以在四五十岁以后选择创业。所以,创业没有必要急于一时,关键取决于创业的条件是否成熟。虽说这几年来在“双创”政策鼓励下,无论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还是毕业后立即创业,创业人数都大幅提升,但盲目创业失败者不少。
据《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近5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创业连续从2011届的1.6%上升到2017届的3.0%,接近翻了一番。这说明应届毕业生创业热情很高涨。但有数据显示就业还是该创业?,即使在浙江等创业环境较好的省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而据说欧美国家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平均水平为20%,两相比较,差距不小。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应届毕业生创业热退烧不是什么坏事。一者,部分大学生更为理性,不再盲目创业,而是先选择就业等,为今后创业打基础,待条件成熟时创业成功率自然会大大提高。二者,有利于高校反思创业教育。虽然现在创业教育作为很多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但创业教育是否科学合理——尤其是否与市场接轨,是否培养创新精神,还有待反思。三者,大学生及应届毕业生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虽然已经极大改善了所有创业人群的创业环境应届大学毕业生该,但就大学生创业而言,仍有一些短板需要弥补。比如说,去年一份关于大学生创业风险与权益保障的调研报告显示,72%的受访创业大学生认为维权成本太高、程序繁杂,68%的受访者在遇到风险时希望迅速获得司法保护。应届毕业生创业热退烧,也是在提醒有关方面,根据创业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制定扶持政策。
笔者以为,应届毕业生创业热退烧不能退步,而应该是再出发的一种前奏。因为对比欧美国家大学生20%的创业成功率,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还有巨大提升空间。只有深刻反思导致大学生创业人群占比下降原因并“对因下药”,才能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进一步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在这方面,既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准帮扶,也要借鉴欧美国家成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