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个项目数据分析大学生创业有这些特点
,通过对项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挖掘,分析项目特性和创业趋势。报告指出,2020年大学生微创业项目紧跟“互联网”和信息科技潮流,从“校园”实际出发,搭建出“创新”“扶贫”“公益”等社会属性突出的服务平台,牢牢把握了时代主题。其中,
2020年微创业活动通过平台征集项目,报名表主要由项目/计划书负责人和项目描述两方面的信息组成。项目/计划书负责人信息包括项目名称、负责人姓名和学校,计划书/项目描述主要包括项目团队、项目商业模式、项目盈利能力、项目创新性、项目可持续性及项目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本次微创业活动征集的项目共1086条。在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后,最终保存剩余1031条数据用于本研究。
从报名项目的类型来看,绝大部分的项目为微创业项目计划书,占总征集项目的64%,其余项目中,已经实施的创业项目、乡村振兴创新项目分别占22%、14%。
从项目团队的构成来看,绝大多数团队来自非双一流高校,占样本比例74.8%;在全国137所双一流高校中,共有36所高校的229支队伍参与了此次微创业行动,占比22.2%,其中包括17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66个项目,19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163个项目。此外还有少数高校企业联合团队以及极少数企业团队,占比分别为2%和1%(图2)。
课题组通过文本分析,对样本数据中的高频关键性词语进行挖掘,刻画2020年大学生微创业项目特征。
首先对征集的创业项目整体文本进行了分词,对数字和1字符的单词进行了剔除,针对剩余的词语进行词频统计,降序排列后取前200的词语进行了词云图的绘制。词云图展示的词语为词频排序前200的词,词语出现的频率越高,在词云图中的字号也越大,直接反映出微创业项目每个属性下最受大家关注的内容。
从图3中可以看到“产品”“项目”“平台”“市场”“服务”等词语较为突出,即团队成员在项目报名表中能充分的关注项目外部的市场和项目本身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此外“我们”和“团队”也很显著,第一人称的表述会更显亲和力,增进团队情感归属,降低自身地位,增加文字说服力。
为了更近一步探究项目信息,我们对报名表中不同条目进行了词频分析,表1是排序前20的词语及对应的频率。
就项目名称来看,最高频的词为“智能”“平台”“校园”“互联网”和“扶贫”等,不难发现,2020年大学生的微创业项目选题紧跟 “互联网”和信息科技潮流,从“校园”实际出发,搭建出“扶贫”“公益”等社会属性突出的“服务平台”,牢牢把握住了大学生社会创业的主题。
项目团队这一属性中,“团队”“专业”“创业”等词频率较高,反映了大学生非常注重组建团队在项目推进中的重要性,多样化的专业会为项目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创业”一词主要与大学生多次创业比赛的经历联系起来,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组合团队时,会非常关注团队成员所学专业与创业项目的适配性、此前的创业或比赛经历以及“技术”的可靠性,这些因素都会对后续的项目推进落实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在商业模式中,较为突出的词语为“产品”“平台”“服务”“客户/用户”等,据此可以初步对样本的这一属性进行画像。大学生创业项目,多数依赖于“互联网”“平台”提供针对“客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意味着在这一领域,大学生创业者比较关注市场中目标人群和自身的产品运营。
从盈利能力来看,排序靠前的是“产品”“市场”“销售”“万元”“成本”等。可以发现创业项目中对盈利的表述中充分考虑了“市场”和“产品”两个关键要素,市场的环境、壁垒等都会影响产品和服务的推广,而“产品”的特性直接影响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销售”“万元”“成本”是关乎项目盈利的直接指标,多数项目都用“万元”来预期其项目将带来的营收。
从项目创新性来看,主要的词语为“产品”“技术”“服务”“模式”等。初步推断,项目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产品”的创新或运营“模式”的创新,而“技术”的提升或改进是产品创新的关键,“模式”创新将使得项目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
社会创业项目的关键在于其公益行为的“持续性”以及实现 “社会价值”的属性,但表格中的词语较难分析出项目持续性的关键点,项目的社会价值中,“发展”“社会”“文化”等是被考虑较多的词语。
从表1可以看出,“我们”“产品”“服务”“技术”等词在样本的每一个属性中都占据较高的比重,由于这些词语中有较多的动词,诸如“实现”、“提供”等,较难进行更为细致的画像和特征的分析,因而接下来我们对样本数据的文本进行了3字符以上的词语词频分析。
我们先对整体文本进行了词云图的绘制(图4),其中“有限公司”极为突出,即项目团队在项目介绍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对自己创业者身份的认同,并认为所创立的项目是以有限公司的形式运营。
此外项目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也是比较受关注的点。整体上词语展现的内容较为多样,需要针对项目的每一个属性进行更为详细的探究,因此进行了大于3字符词语的词频词云分析。表2排序前20的词语及对应的频率,下文将结合词频表和词云图展示的词语进行描述性分析。
由于创业项目名称较短,进行了大于3字符分词后,词语的整体频率都较低,较难分析出整体的趋势,因而项目名称还是保留了大于1字符分词的S词频信息。
从图5词云图中,可以清晰看到展示项目名称中最为普遍的内容是“智能”和“平台”。此外“APP”、“校园”、“系统”、“科技”也较为突出。在科技发展的引领下,智能化产品前景广阔,将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极大的改变,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等产业领域更是国家产业布局重点关注的方向。
此外,同学们的项目名称中提到较多的领域是“农业”、“文化”、“教育”。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本源,是人民生活的基础;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为国家培养人才,是国家综合国力增强、各项事业繁荣的坚实基础。这些产业的发展之于国家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图6是项目团队的词云分析。项目团队中,“有限公司”出现的最频繁,即展示者介绍自己的项目团队时,能够与自己的事业紧紧联系起来,将自己的项目设定为“有限公司”;在项目成员的介绍中可以发现“工程学院”“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突出团队成员专业能力的介绍;包括“认真负责”“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等突出学生品质的描述;还有“市场调研”“发明专利”“产品设计”等突出学生经历或优势的阐述。此外,“指导老师”也是项目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可以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为项目方向和落实提供关键的指导。
图7是关于商业模式的词频。从商业模式的关键词语来看,“有限公司”“盈利模式”“售后服务”“合作伙伴”“电子商务”“产品销售”“市场需求”排序靠前,这表明学生在表述商业模式的过程中能够把握住商业模式的关键因素,关注项目的盈利模式,此外就是与项目运营相关的市场、产品、客户等因素。但在描述上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的结构。
图8是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从项目盈利能力来看,“销售收入”“现金流量”“主营业务”“固定资产”词频是最高的,超过了100,即学生大多都能够运用专业的财务指标来进行项目盈利的衡量,除了“经济效益”外,“管理费用”“成本费用”“投资风险”等也是重点考虑的项目开支和风险因素;此外,“广告投放”“广告费用”的词频也较高,这意味着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十分注重营销推广。“现金流量”是企业的血液,现金流断裂,会引起企业的“失血”甚至造成企业的“死亡”。只有现金流流动起来,才能产生利益,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从图9项目的创新性来看,大家普遍比较关注的是“技术创新”,其次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企业要想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依靠不断地创新。技术创新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创造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商业模式创新是对创造和传递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的系统的优化改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将为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技术支撑;而“文化遗产”“心理咨询”等产业的新玩法,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赢利点。
从图10项目的可持续性来看,“有限公司”是保持社会项目可持续性的一种经营方式。只要公司在经营,就可以维持项目的发展,项目展示团队会更看重项目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通常来说,处于朝阳行业的企业会比处于夕阳产业的企业更加具有前景,企业预期寿命也将会更长。此外,“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的词频也较高,即机器学习将极大提高了项目的效率;“智能家居”和“文化产业”是项目展示者比较看好的两个领域。
从图11项目的社会价值来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社会创业项目需要同时满足的,社会效益是为了实现项目的社会价值,改善“贫困地区”的社会问题,经济效益则是为了保持项目的可持续性。此外,“生态环境”“就业机会”“环境保护”以及“小康社会”等高频词,都充分反映了项目社会价值的出发点。
在对1031条微创业项目数据的文本进行词频词云之后,我们从商业模式、项目社会价值两个维度,运用统计方法对展示项目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尽管学术界对商业模式的概念界定迄今为止仍未达成一致,但是学者们对商业模式构成内容还是趋于一致的,包括价值主张、价值传递、实现价值,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连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Osterwalder等人提出的商业模式画布得到了广泛运用,作为商业模式分析的有力工具,商业模式画布在帮助新创企业明确创意、找准目标客户、解决痛点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商业模式画布不仅能够提供灵活的计划,而且可以将商业模式中的元素标准化,并强调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商业模式画布如图12所示,由九个元素组成,这九个模块之间如何建立联系反映着企业家对市场的独特洞察。
通过对样本数据使用上述九个核心要素的词频进行统计,我们绘制了商业模式词频分布雷达图。图13显示,商业模式画布的九个要素在此次样本数据中被提到的次数都较少,其中“价值主张”被提到的次数最多,有88次,紧接着是“客户关系”68次,“收入来源”63次,“重要合作”被提到的最少,仅15次。
即在商业模式的描述中,项目成员会较多的考虑项目为客户带来什么好处(价值主张)、和客户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客户关系)及营收的主要渠道或方法(收入来源),对与关键性搭档合作促进生意成功(重要合作)的考虑较少。
提到项目的社会价值,我们通常会与正外部性联系起来,即项目通过提供必要的产品和服务,促进社区发展、改善环境状况、解决贫困问题等。学者(Burke, 2008;Phills et al., 2008)在研究中,通过社会认同、社会责任和社会贡献三个维度来描述创业项目带来的社会价值。
社会认同描绘了个人和群体通过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化与外化, 高度认同项目发展的价值预设, 积极投身社会发展实践, 并致力于推进社会运行机制的优化和完善;
本次微创业项目团队在进行社会价值的表述时,很少直接引用这三个维度的词语,更多的是以具体的项目细节来突出其为社会带来的益处。考虑到文字表述习惯,我们放松了对项目社会价值的界定要求,去掉“社会”两个字,从2字符“认同”“责任”“贡献”三个维度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词频分布雷达图见图14。
大学生微创业行动依托于国内上千所所高校创业项目而进行,在大学生中有很大的影响。17年来,KAB项目在通过创业课程、创业活动、营造有利于创业氛围等方式开展创业教育,极大提升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微创业行动的项目分析结果显示了大学生创业有以下特点:
第一,大学生有着敏锐的创业洞察力大学生创业有这些特点,对于创业机会的选择紧贴时代热点,有鲜明的机会型创业的特征。创业项目名称的高频词如“智能”“平台”“APP”“校园”“科技”反映出大学生对于创业机会的选择,和国家经济产业布局重点关注的方向同频共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以及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乡村振兴、科技服务都是大学生创业的热点领域。
第二,大学生创业团队对于创业的思考与推理有一定的深度,能够突破当下资源约束去开发创业机会。比如,在组建团队时,强调团队的专业互补与异质性,注重成员的品质以及与创业相关的经历;在分析项盈利性时,能够运用专业的财务指标来进行项目盈利的衡量,并且注重广告、营销推广。
第三,大学生对创业项目的期许很明确且乐观,这一点可以从“有限公司”一词得到诠释。无论是在项目名称、组建项目团队,还是描述商业模式、项目持续性,“有限公司”都是高频出现。作为专有名词,“有限公司”的使用与某些特定场景是固定搭配的,高频率使用很正常,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反映出大学生把自己创业者身份认同与事业紧紧联系起来,将创业项目设定为“有限公司”,并将“有限公司”视为保持项目可持续性的一种经营方式,创业团队也因此更加关注公司项目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第四,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要加强创业思维的系统性训练。尽管大学生在表述商业模式的过程中能够把握住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关注项目的盈利模式,以及与项目运营相关的市场、产品、客户等因素,但是词频分布雷达图显示,项目团队对于这些核心要素之间的关联、衔接还缺乏系统思考,因此对于商业模式的描述比较零散。
首先,创业项目公开展示、商业模式设计等具有突出的经验性、动态性等特点,是实践性强的创业教育组织方式,比灌输式教育更为有效,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创业的具体步骤、复杂过程以及环境的不确定性,进而提高大学生创业意向。
其次,高校创业教学方法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创业知识的理解,更要注意知识的运用、迁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强化创业思维的系统性训练;也可以将创业的真实情境融入创业课程的情景之中,让学生们进行创业学习,比如创业团队可以引进外部资源进行探索式学习,开发超出团队现有专业知识边界的技术、市场,也可以充分发挥现有专业知识进行利用式学习,在现有技术、市场上进行创新。
再次,社会组织、机构是高校创业教育的不容忽视的力量,它们丰富了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延伸了创业活动平台。因此,可以运用信息科学技术对参加展示的创业项目的数据、资料进行存储和索引,进而建立相应的语料库,这既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推广上千个项目数据分析、示范,也可以为了解大学生创业趋势、提升创业教育效果提供有力的支持。
此外,大学生创业团队也要关注创业学术研究进展,比如对于创业项目的社会价值描述,任何单一维度的描述都不可能全面反映出项目社会价值的产生、传递与实际影响。因此,创业团队必然要从不同的维度对项目的社会价值进行系统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