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创“新”力量度小满支持95后海归小伙创业养牡蛎带动家乡村民就业增收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度小满推出【正青春乡创“新”力量】系列策划,聚焦不同领域返乡创业的青年代表,展现他们在乡创、乡建中的时代风采小伙创业养牡蛎带动家乡村民就业增收。
返乡创业的李佳宾就是其中之一,1996年出生的他,现在老家乳山开了一个牡蛎养殖场,和其他养殖户不同的是,他曾在韩国留学,主修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海归金融背景的他选择了回乡创业养牡蛎,投身乡村产业发展,用自己的力量支持乡村振兴建设。现在,他的牡蛎养殖厂已成规模,近六万笼牡蛎带来的不仅是效益,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增收,实现了“一带多、多带广”。
李佳宾在出国留学前,对自己的规划是毕业后去烟台工作。在首尔读大学期间,恰逢家乡大力发展牡蛎养殖产业,李佳宾从中看到了商机。
起初,李佳宾入行是听了一个哥哥的建议,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朋友的海里投了两车牡蛎苗,七八个月就见到了收益,确实不错。在深入了解了身边朋友的牡蛎养殖模式和销路后,做出了一个令周围朋友们不解的决定:回乡创业养牡蛎。
作为没有养殖经验的外行,李佳宾创业初期也踩了不少坑,比如在海里建设基桩打到了别人承包的海域里,买牡蛎苗时遇到货不对版,被买家拖欠货款等等。
但独自在海外求学的经历锻炼出了李佳宾不轻言放弃的执着精神。2020年刚回家创业的时候,每天早上四五点,他都会去海边向其他资深养殖户学习,从怎么上牡蛎苗,到怎么装苗,装完苗以后怎么装船,以及如何送到海里,牡蛎何时适合出货、加工送厂,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学习,他慢慢掌握了方法,牡蛎养殖厂从有起色到走上正轨,养殖的牡蛎肉质肥美、个头也大,销路也渐渐稳定。
据了解,乳山牡蛎并不在当地直接育苗,而是在大连、荣成等地育苗,每年4月,乳山牡蛎养殖户们采买5到8厘米长的牡蛎苗,育肥度夏,在乳山海域养到成熟再上市。乳山牡蛎多选用三倍体牡蛎苗,品种纯所以肉质好,在线上电商渠道和南方线下的海鲜市场都受到认可。
到目前为止,李佳宾的养殖场里现在有五万七千多笼牡蛎乡创“新”力量度小满支持95后海归,养殖牡蛎也有三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他还投资入股了一家牡蛎加工厂,因为他明显感觉到竞争在加剧。“乳山牡蛎前几年不愁卖,现在就不一定,很多以前的小养殖户变成了现在的大户,我年纪小入行晚,不少人跟我一样,也是这几年才开始搞牡蛎养殖,搞养殖的人越来越多,竞争就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有稳定的销路,还要搞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提高利润”,李佳宾说。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资金周转的需求也在增加。2022年底,在乳山牡蛎协会的介绍下,他了解到度小满的“小满助力计划”免息贷款计划,通过APP申请了10万元的免息贷款,用于扩大牡蛎养殖规模。
养殖场规模的扩大,不仅带来效益的提升,还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从育种、养殖再到加工,整个产业链带动了上千人增收,不少员工的收入实现翻番,年薪达到15万元。
目前,李佳宾的牡蛎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线下供应给广东、福建、成都、重庆等地的海鲜市场。2024年,他计划对加工厂进行扩建,并将养殖规模扩大到十万笼。
乳山牡蛎行业势头向好,李佳宾则有自己的看法,“随着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从育苗到养半成品,再到自产自销,必须实现一体化,否则很容易被淘汰。”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