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到底难不难?创业到底是什么感受?对打算辞职的一些建议。
像我们这样三十多岁的年龄,有一些“想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工作时间久了,感到枯燥,缺乏意义;工作太忙觉得累,工作太闲又觉得慌;职场竞争失败没能升职,不愿站队又遭到排挤……这些都会让人产生“走”的念头。
尤其现在经济形势严峻,行业下滑明显,更加剧了通信人的焦虑,生怕公司哪天裁员会裁到自己。万一有个二胎还背负房贷,想不慌都不行。
两年前,我认为大部分人转型会选择跳槽。后来我发现,大部分人认为,三十多岁的年龄换个公司打工,是一件很没有意义的事情。更何况华为中兴出来的人,根本没地方可去,工资还没原来高,环境和氛围也没有原来好。
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基本上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说没钱吧,有车有房,吃吃喝喝,中产阶级。说有钱吧,小孩教育,父母养老,出去旅个游还要精打细算等特价促销。
所以,大部分人的想法,不是换个老板打工,而是自己当老板。正儿八经创业也好,搞副业也好,哪怕是做微商,也是自己当老板。高兴干就干,不高兴干就放弃,反正不用受领导的气,不用看领导的脸色。
如果你去问一个人创业容不容易,他告诉你容易,那么这个人不是疯子就是骗子。整个社会都在说创业很难,什么“千分之一的成功率”,“创业失败跳楼自杀”,“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确实也是非常吓人。
通信人太苦逼了,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型高门槛行业。不像外贸啊之类的行业,很多外贸经理做着做着就可以自己搞,还有IT,程序写着写着就自己创业了。
我们通信,你有听说哪个员工一个人离职做着做着自己做出一个基站或者核心网来的吗?就算是高管,也很少有从零开始做产品创业搞研发的,除非带核心团队出走,另起炉灶。
通信是一个既高科技又传统的行业,产业格局非常稳定,少数那么几家公司把持市场,很难从中分到一杯羹。
所以,通信人创业,极少继续留在本行业的,一般都是往IT互联网或者医疗、教育方向跑。跨专业创业,缺乏经验,人脉资源和技术积累都很吃亏,大大增加了难度。
通信理工男还有一个常见的毛病,就是脑子比较“轴”,总是考虑技术太多,考虑用户太少。也有一些中毒比较深的,总以为自己是第二个比尔盖茨、乔布斯或扎克伯格,总认为自己做的东西一定能够一炮打响。
虽然小枣君是个创业者,但这几年找我聊idea的朋友不下30个。讲真心话,就我这种水平,都看得出来这些idea漏洞百出。
通信行业的人,尤其是技术男女,更尤其是华为中兴员工,被公司保护得太严密,对外界的了解是非常不够的。这是我这三年一个很明显的感受。
如果你要创业,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但凡是你能想到的商业模式,都有人在干,而且是很多人。但凡你觉得目前是蓝海市场的,99%的可能性是因为你根本对这个领域并不了解。
现在早已不是以前那种凭借一个idea或者一份商业计划书,就可以找投资人要钱开干的时代了。人家关心的是你有没有靠谱的团队,有没有独占的资源,有没有专利壁垒,有没有经验。就算是有独创性,人家还关心以华为或BAT的资源,是不是可以轻松复制并秒掉你。
创业三年,我无数次调侃自己:“这么苦逼,还不如去投简历得了。”“太累了,比以前做项目还累十倍。关键累还没钱。”
如果你觉得创业可以不用看人脸色,可以自己做决定,那就大错特错了。创业,脸色一点都没少看,该受的委屈,一点也不会少受。问题在于,受同样的委屈,换来的回报还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
创业,自己当老板,威风是不存在的,只有责任和压力。如履薄冰,谨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就掉进万丈深渊。说实话,打工是怂了一点,但好歹旱涝保收啊。
我经常梦见自己回Z司上班了,或者梦见去H司报道了。真的,不骗你。真的好想找个舒适区,哪怕只待1个月也好啊。
创业的两个动机,一个是焦虑,希望寻找解脱。还有一个是企图心,想要实现自身价值。毫无疑问,第二个动机更为合适。
不创业,你根本不知道人性原来如此复杂。创业了你才会发现,原来关系再好的朋友也会翻脸不认人,曾经的同窗好友也一样坑你没商量。
我本人创业三年,自以为对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然而,最大的悲催在于,我每年还在不断地为信任别人而交学费。
国内的商业环境之恶劣,不创业是无法体会的。fazhi环境之恶劣,契约精神之冷漠,市场竞争之阴险,绝对超过你的想象。
社会上有太多的人和公司,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赚快钱。为了快速敛财,骗都是最文明的招数了。当你需要求助于falv的时候,迎接你的只会是推诿、和稀泥,还有漫长无结果的等待。初创团队,永远是弱势群体,不管是刚,还是耗,都玩不起。
所谓的各级优惠政策,基本上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小恩小惠,为了这些小恩小惠,你还要不停地填表,交材料,每月去做一些重复的登记。所谓扶持,都是对大公司的锦上添花,没有对小公司的雪中送炭。
创业,你会遇到无数的小人,但是时间就像浪淘沙,也会帮助你遇到真正的朋友。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对朋友以诚相待,回报会远远超出你的预期。
创业有一百种死法,但只有一种活法。上面我所说的,是我个人认为创业前需要有清醒认识的地方。创业的坑还有很多,都是要交学费的。
我见过很多人,拿着自己多年辛苦工作的积蓄去创业,结果血本无归,不是栽在租金和人工上,就是被骗或者变成要不回来的欠款。我自己战战兢兢地往前走,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鲜枣课堂之所以发展比较慢,我觉得,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我过于谨慎。
如果想要创业做某个项目,千万不要立刻裸辞(我当年基本上就是裸辞,辞职三个月之后才有了鲜枣课堂的idea)。可以先深度试探一下,主动接触这个圈子,想办法结识这方面的人。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多请人吃饭,然后使劲聊,认真听,这样能掌握很多你之前并不知道的信息。
只是想和听也是没用。脑子里的思路清晰之后,可以自己尝试做一个demo,哪怕是最简单的那种,亲力亲为做一遍,会很有效果。
做一遍比想多少遍都有用。做了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成功了能够增加信心,失败了也没什么损失,怎么都比裸辞强。
兼职创业,最大的问题其实在于自己。工作很闲还好说,如果工作忙,很容易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哎呀么感受?对打算辞职的一些建议。,今天工作已经很累了,兼职项目的事情明天再说吧”。创业项目其实是一种习惯,如果频繁中断,就会被遗忘。
但凡是兼职创业能初具规模的人,都是付出巨大代价的。工作上的时间省不了,只能牺牲私人生活。这样做,一方面会很累,另一方面也需要得到家里的大力支持。不过,一般来说,男人创业捣鼓私活,家里女人都是很支持的。相反那些没想法的男人,经常会被“嫌弃”。
一旦自己的项目模式顺利跑起来,可以持续盈利了,就应该视情况看要不要全职创业了。毕竟,只靠兼职的话,做再长的时间,项目也不可能正常成为一个商业。有时候,就要及时做出选择。
以前,我知道创业很难,但我不知道到底为什么难。虽然看了很多书,也听了很多课,但都没有具体的感受。直到自己真正创业,才懂得了创业的艰辛。创业这种事情,靠别人的经验是学不会的,非要自己付出代价,才能刻骨铭心。
由此看来,更加佩服那些创业成功者,他们既有能力,又得到了命运之神的眷顾,实在是万里挑一。没办法,这就是人生。
创业的黄金年龄,是三十岁左右。刚毕业的年轻人,我真心不建议创业。如果只是觉得打工不爽,就想去创业,更不可取。如果连员工都做不好,是不可能当一名成功的老板的创业到底难不难?创业到底是什。
刚毕业的前几年,重点是熟悉社会和行业,积累人脉资源和专业知识。这个过程应该是以武装强化自己为目的,而非以赚钱为目的。
对于一些工作悠闲的岗位,尤其应该引起警惕。如果很闲,只能说明你没有学到东西。时间久了之后,基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会丧失,最终温水煮青蛙,走入困境。
有的时候,有些人看上去很忙,但是都是在做一些重复性和没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也是危险的,越到后面会越被动。
一个人层次的改变,有点像马拉松长跑。一个阵营又一个阵营,想要前进,需要一个蓄力,也就是在已经很努力的基础上,一鼓作气,进入前一个阵营。完全停下脚步去蓄力,是不现实的。
持续努力的人,才会看到成效。正如前面所说,如果一个人总是以自己已经很努力来安慰自己,几乎不会有积极的改变。
行动是治愈焦虑最好的良药。当你勇敢地迈出步伐,就会发现路会越走越实,对周围的环境看得越来越清晰。当未知之雾逐渐消散,焦虑也就不治而愈了。
好了,今天我要分享的内容就是这些,希望给焦虑的通信人一点点启发。希望更多的通信人创业成功,也希望通信行业的春天早日到来。
西安融科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作为从事孵化器运营管理、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机构。融科国际在过去的2020年,充分发挥西安高新(瑞典)离岸创新中心和中瑞创新创业基地的双渠道优势,积极对接瑞典、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引进高科技项目、高层次人才,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协助本土科技创新企业孵化管理并开拓国际市场,构筑引进科技人才高地,积极打造“招才引智”的金字招牌。
融科国际近一年多以来,先后举办国内外各类科技交流活动22场;吸引入驻科技型小微企业47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3位,其中,已落地西安高新区9位,4位已明确落地意愿,正在进行商务洽谈。融科国际现已与50余位海内外企业高管、投资人、技术专家、财税专家、研究型学者建立合作关系;与30余家科研院所、咨询机构、行业协会等机构建立有业务合作关系。
我们将不断开拓创新、勇于进取。通过“共享”、“同创”的全方位双创服务,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创业辅导及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助推科技型企业孵化,进一步打造国际技术转移的标志性区域,成为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