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都去哪了?农村为什么留不住人才?这位村干部道出实情
大家还记得几年前的大学生村官吗?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以村官身份回乡,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带领农村的经济发展,在当时,这一举措可谓是大受好评,不过几年过去了,当时想在农村大显身手的大学生村官现在究竟怎么样了呢?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近十年来,大学生村官的人数从之前的二十多万人下降到了现在的十万多人,整整减少了一半以上。本来很好的一项举措,现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为此,我们也向某村的村干部了解到了一些情况。
村干部老刘和我们说大学生村官都去哪了?农村为什么,农村的基层工作似乎很简单,事实上,农村基层工作比城市的基层工作更困难。因为农村工作是错综复杂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些联系。而大学生初出茅庐,可能对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比较懂,还是毫无戒心的孩子,这样的人成了村官,而且要管理关系复杂的村子,对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除非自己情商够高,能够左右逢源。否则,大学生村官只能是一个摆设,这就是很多大学生村官的现状。
还有一些大学生村官,是把当“村官”的当成一个跳板,根本没有想帮老百姓做实事儿,只是借用村官的名,想给自己镀一层金。不过还有一些真正想帮农民老百姓做实事的大学生村官,不过最后也会离开,因为大学生村官的制度是选聘制度,没有正式编制,工资也不高,村官三年期满后,也不会解决他们二次就业问题。离开也是无奈之举。
最后老刘也坦言,大学生村官听起来高高在上,但实际上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官员。和村支书的话语权相无法比较的。因此,大学生能在农村踏踏实实的做三五年村官就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听了老刘的话,我们也是颇有感慨,国家的初衷和愿望自然是美好的。想为农村输送新鲜血液,为发展农村经济后备力量。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只掌握了部分理论,就直接踏入农村工作,想要有所作为,确实是非常难做到的。
国家政策为大学生在农村实现抱负提供了舞台。不过当初毅然决然选择村官这条路的大学生,三年后怎么办?这也是很多大学生村官最担心的问题。面对残酷的现实,许许多多大学生只能离开!如果我们能给大学生村官更高更好的待遇,更好的保障制度;相信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村官会在农村扎根,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农民朋友做更多的事情。
在农村,真正需要的是有能力、有知识的人才;真正需要的是为农村服务的实干家;真正需要的是有勇气、有远见的领导。农村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改善,更需要改变农民的思想习惯。这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长期支持,更需要在农村有素质的年轻人以及大学生村官等多层次的架构留不住人才?这位村干部道出实情,进而改变农村的现状。希望农村越来越好,能留住真正的人才!大家对这件事情怎么看?欢迎大家到评论区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