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项目33强诞生!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生态成果涌现获行业认可
双创由“众”而积厚成势,因“创”而破茧成蝶。青年一代创业创新生力军不断壮大,正在奋力跑出中国创新的加速度。11月28-29日,2020年第五届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C轮训”——公开路演集训环节在第十九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上开启,同时,33强创业创新项目的揭晓也成为了此次年会上的一大亮点。
据悉,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经过18年打造,已成为我国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领域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理论,研判发展趋势,产学研结合的年度盛会。此次年会上,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展示了“产学研结合”输出的优秀成果和创客风采。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安徽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全国20所知名高校的大学生创客齐聚佛山,共同描绘物流发展蓝图。
年会现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在总结中国物流学会实践成果时表示,五年来,中国物流学会在相关院校、企业和研究机构设立产学研基地,一批以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为代表的优秀产学研基地脱颖而出,输出了丰硕的创业成果大学生创业项目33强诞生!日日顺物。
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发展为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激励着新一代青年学子的创业热情。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执行副会长贺登才表示,每个时代都有引领时代风气的人,中国物流学会通过联合日日顺物流创办创客训练营,搭建产学研用生态共创平台,找到产学研融合的抓手,让在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成为可能!
据悉,凭借在研究方向、设计方法、实用程度、创新创意、团队实力及预期效益上的突出表现,2020年第五届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共有33个创业方案脱颖而出,分别荣获金、银、铜奖,并进入“IPO产”环节。《基于智能头盔的外卖出行场景解决方案》等一系列优秀创业方案,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们对于新物流的看法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让“场景物流”、“智慧物流”、“深度供应链”等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物流发展方向概念,而是扎扎实实重塑产业的利器。
正如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说“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已经不仅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的平台,更是实现由大学生到创客价值“自进化”的平台,让每位大学生创造价值,成为自己的CEO。此次大会上,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学生创客姜文文作为第五届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的优秀创客代表进行了创业方案交流分享。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今天有机会在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上进行分享,这是我以前不曾想象的。与其他创业平台不同,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更加注重为大学生创客搭建开放的创业平台、提供丰富的生态资源。我们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课题中解决行业及社会问题。很感谢中国物流学会和日日顺物流给予的这次机会。”
对于创业创新这一课题,大学生创客也有着很多与众不同的理解和深入思考,针对此,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特别设立了“创业大辩论”环节。围绕“创业是资源重要还是人才重要”这一主题,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正方辩手,与来自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联合组队的反方辩手,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创业思辨盛宴,创业创新的火花在这里激情碰撞。现场,创业导师深受“感染”并表示“这些大学生本身就是创业资源中的‘头部力量’!”
海尔集团首席品牌官王梅艳表示,人才是最核心的资源。海尔一直以“人的价值”为核心,希望大学生创客聚焦用户最佳体验和场景物流,不断创业创新,实现创业梦想。
作为国内首个大学生社群交互的创业创新共创平台,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自2016年启动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五届,收获了丰硕的创业成果。截至目前,已覆盖全国500多所知名高校,累计输出创业课题216项,孵化创业项目101个,申请国家专利40项,吸引268位大学生转化为创客。
同时,通过搭建创业创新生态体系,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实现了学生、高校、企业、行业协会多方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可以预见,当这些怀揣创新思想和理念的大学生创客进入社会,将创造不一样的辉煌未来。
物联网时代已来,场景物流必然是大势所趋。日日顺物流围绕用户需求,不断迭代服务标准,追求的不仅仅是大件物流的第一,更是超越传统物流的场景物流生态领域的唯一。作为行业内首个也是唯一的场景物流生态品牌,日日顺物流早已不仅是将产品送到、装好作为目标,而是要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全场景美好生活解决方案,创造用户全链路、全场景的无缝体验。
海尔电器集团品牌运营总经理陶菊中在分享中提到:“创业创新,是一场无限的游戏。围绕用户最佳体验,创客团队要开放吸引生态资源并不断创新迭代。拿奖不是结束,而是创业的开始,让我们再赢一次。”鼓励大学生创客持续创新,争当创业创新的时代先锋。
在新时代背景下流创客训练营生态成果涌现获行业认可,日日顺将打造更优质的创业创新共创平台,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创客的创新活力和创业激情,推动创业创新生态迭代升级、新经济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助推“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大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