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不住女青年
最近湖南湘阴鼓励女青年留家乡的新闻冲上了头条,小编也是湖南人,又长期研究农村经济,对农村女青年留不住、男青年婚恋难的问题也跟很多人交流过,结论几乎一致:无解。
当然,这里的农村是指能代表中国最广大农村的那种农村:远离城市、产业单一(只有种植业等)、配套不全(医疗、教育等)住女青年,那种城市附近的郊区或者旅游区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小编知道这样说很多人不服,并且会举很多例子,比如某农业节目中说的张三在家养虾年入百万,李四在家种红薯月入十万等等
A男性青年,小编村里的种植大户,承包了50亩地,种水稻,A跟小编算了一笔细账,一亩地抛开种子、农药、肥料、收割、搬运等成本,净利润大概在1200元左右。50亩地全年也就赚个6万元。
小编开玩笑地说,你去工地搬砖,一天差不多也有300,搬一个礼拜砖差不多就赚了一亩地的利润,你打理一亩地差不多也要花这么多时间,而且还是靠天吃饭,早出晚归,工作时长也是相当长的。
有次小编回去,到他超市买点牛奶送人。一结账,瞬间就震惊了小编,牛奶价格全部都是原价买,比小编工作的长沙居然贵20%以上,比如常见一款常温酸奶,沃尔玛一般才买49,他这里买64。
小编调侃他,你这是暴利啊,我要是这次自己回来多带几箱牛奶放后备箱,这高速费和油钱就赚回来了啊。
B说,现在整个镇上除了过节热闹点,平时人也少得可怜,绝大多数都到城里去了,农村都是老头老太太,一没钱,二也舍不得花。根本没有消费能力。我这里一年牛奶的消费量可能不及长沙沃尔玛这种大超市一天的销量,所以沃尔玛自然便宜。我这个超市也只比在外面打工强点!
两个教育程度一样的男女青年,相对于男的,女的一般考虑的是工作的稳定性。而且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男的一般需要承担买房的压力,从而导致一份收入一般的工作,女性觉得合适,男性觉得待遇过低而拒绝。
另外一个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人才需求爆发,文员、会计、服务员等大量适合女性的岗位需求增加,这些岗位不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男性的力量优势在这些岗位前荡然无存。
关键的是,同样的收入,比如都拿1万块钱一个月,女青年的生活水平可以说甩出同档次男青年几条街。比如小编的某女性朋友,跟小编收入一样,但名牌包包、精致下午茶、各种旅游、美食,那是相当潇洒,每年年终还能给父母包个大红包,让父母喜笑颜开。
小编就不一样了,扣除房贷后,收入下降一半,还要交际应酬,人情来往,每个月紧巴巴地搞得入不敷出。一年就几件工装穿来穿去,实属于外表光鲜,裤袋也光鲜的那类“白领”(工资白领了)。
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一说,女性婚姻都是向上兼容的,她大概率不会选择一个生活水平远低于自己的男性结婚,否则宁愿不结婚。
全国男性比女性多出3000万,全国2000个县,平均每个县多出15000人男性,近70万行政村,平均每个村多出40个。这真是一个很惊人的数据了,这些又进一步导致女性择偶标准拔高农村留不。竞争情况下,女青年自然就先往城市里嫁,然后再县城,最后再镇上、村里。
也许再过些年,那时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农村城市经济发展非常均衡,人民共同富裕,大家不再操心物质生活,那个时候,应该不需要出台文件鼓励女青年留在农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