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辞职返乡创业将小众水果卖成电商“爆款”
位于关中平原的陕西渭南市大荔县,黄河、渭河、洛河三条河流在此处交汇,当地土壤肥沃、阳光充沛,盛产各种水果90后辞职返乡创业将小,大黄杏便是其中之一。
大荔大黄杏皮薄肉厚、果肉鲜嫩、口感酸甜,但因为果期只有20天左右,一直以来都是水果市场上相对“小众”的存在。
90后小伙子王国栋偏不信邪,他专挑大黄杏这种“难啃”的果子,借力电商“新农具”,将大荔大黄杏卖向了全国各地,带动当地很多乡亲走向了富裕。
立夏之后,在大荔县段家镇三合村,金黄色的大黄杏挂满了枝头,果农们拎着竹篮,忙着采摘,一派丰收景象。
王国栋熟练地穿梭在各个果园里,一边热情地和果农们打招呼,一边挑选大黄杏,张罗着运输发货,身上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
“今年,因为气候原因,陕西大黄杏比往年晚熟了一个星期左右。”王国栋说,最近,大黄杏才开始陆续成熟,他向当地果园预定了几十万斤货,早早就在拼多多平台上开启了预售模式,销量很好,近期将陆续向消费者发货。
王国栋老家在河南省三门峡市,距大荔县大约一个半小时车程。看到家乡的梨子等优质农货很难卖出去,2015年,王国栋辞掉了金融销售行业的稳定工作,回到家乡,学习并尝试从事农产品电商,销售家乡的各类农产品。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国栋接触到邻省的大荔大黄杏。这种被黄河岸边肥沃土壤滋养的水果,无论是品质还是口感都没得挑,但因为果期短、种植规模相对较小,一直难以“出圈”。
当时,在大荔当地,做水果生意的人很多,大多都聚焦苹果、猕猴桃、冬枣等热门品类,只有在黄杏上市时,才顺带销售黄杏。电商平台上,陕西大黄杏更是少见。
对农产品电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王国栋,决定开设网店,利用电商平台“农地云拼”模式快速出货的优势,专门销售大黄杏。
王国栋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卖大黄杏的经历。当时,他从果农手上收购了很多大黄杏,准备在电商平台上一展身手。因为缺乏经验,收购的杏子已经基本全熟,再经过采摘、分装、打包、发货、运输等流程,等到消费者收货时,已经过去了三四天时间。
“很多消费者反馈收到的杏子品相不佳,甚至已经出现腐烂。”王国栋说,那一次,他发出了2000多单大黄杏,总计近两万斤,其中80%的订单因为坏果原因,遭遇消费者退单,不仅口碑、品牌没做起来,向亲朋好友借的几万元本钱也打了水漂。
失败面前,王国栋没有放弃,他向当地果农、专家虚心请教,系统学习大黄杏的成熟期、仓储条件、运输难点等细节,还专门建了冷库,终于攻克了保鲜、包装、运输等环节中的难题。
第二年,王国栋选择在大黄杏七八分熟时采摘,再通过冷库保鲜、储藏、发货,等杏子到消费者手中时,刚好完全熟透,色泽、品相和味道都在最佳状态。
“做农村电商的苦与乐,只有经历了才知道。”回顾多年的农村电商创业历程,王国栋感慨颇多。他说,相对于其他农产品,水果成熟期短、易损坏,有太多需要把控的细节。“最纠结就是爆单的时候,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单子越来越多,但同时也担忧采摘、运输过程中出岔子。”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如今,王国栋对关中平原的各类特色农产品已经如数家珍,特别是他销售的大黄杏已经在电商平台上成功出圈,成为爆款,一天最多能发出15000单,他的店铺也长期占据拼多多平台杏类畅销榜、好评榜前列。
除了大黄杏,王国栋近年来还拓展了家乡周边地区的水蜜桃、黄桃、梨子、苹果等特色水果,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线万元。
“以前只能坐等客商收货,价格比较低,如果卖不掉,就烂在果园里,很可惜。如今,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众水果卖成电商“爆款”,再也不担心销路了,利润更可观。”三合村村民陶爱米介绍,她家种植了10亩大黄杏,每亩产量五六千斤,能带来五六万元的收入。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村民解决销售难题,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王国栋说,这是自己当初返乡创业的初衷,电商平台也给了自己继续带领乡亲发家致富的信心。
据悉,为了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与议价能力、推动产业良性发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发起“寻鲜中国-多多好农货”项目,以节令为轴,在全国优选最新鲜的当季蔬果食材和品质农货,通过专区推介、地标宣传、尝鲜直播等方式,以“农地云拼”实现“产消直连”,向平台数亿消费者进行推介,提升当地农产品品牌价值与效益,如今正值上市的大荔大黄杏便是“寻鲜中国”项目力推的好农货。
“我们长期致力于通过与产地对接,从源头把控品质,并通过流量资源倾斜、百亿补贴等举措,助力优质农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拓展新的消费群体。”拼多多农业项目负责人表示,今年,包括阎良甜瓜、大荔大黄杏在内的诸多陕西农特产品成功出圈,受到消费者热捧。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 xi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