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要素资源外流的困惑
农村创业十大暴利行业藏在农村不起眼的暴利权威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要以老人和妇女为主,其中5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63%,20-29岁者仅占3.5%,30-49岁者占25.3%,男性仅占34.3%,女性占比达65.7%,从文化程度上初中文化者占67.7%,高中以上者仅15.1%。而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农户种植面积少,农业产出低,以及近年来农业机械化普及等提高农业生产率,使大量依附于土地的农村人口得以从土地中解脱出来等农村要素资,是导致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趋向非农就业的主要原因。
显然,最近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新型农村经营体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作为其核心内容,无疑旨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以保证粮食供给,增强农业对劳动力、金融等要素资源的吸附能力。
诚然,鼓励农地在农村内部有序流转,使更多耕地集中于种粮大户之手,确实从整体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如去年媒体报道黑龙江一务农者通过耕作500亩地,一年收益达二三十万(每亩最高为收益600元),近日媒体报道湖南某承包千亩耕地的农民的全年利润有望破40万(每亩收益400元)。然而,单凭家庭农场式运作,并未显著提高单位亩产的边际收益,透射出简单凭借家庭农场式集中运营并未有效改变农业投入产出效率低的问题源外流的困惑,也难以有效扭转农村经济金融等要素资源的外流。
我们认为,有效提高农业产出率,以及农业对劳动力等经济金融资源的吸附能力,除了集约化和鼓励家庭农场式运营模式的同时,也应为家庭农场向现代农场转型提供制度平台。即以家庭农场为农地资源整合的初始平台,在强化农民对农地产权属性的同时,引入各类资本参与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和社会分工变革,鼓励农地与资本的互补性结合,使农村改革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同时,以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为核心内容,培育产供销纵向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企业。当前牵制农业生产效率的根源是,农业市场化和社会分工专业化的内生诉求没有被满足,以及粮价管理等令农业生产难以敏感应对市场变化信号。
由此可见,打破现行粮食流通体制,鼓励家庭农场和农户与各类资本结合,深入到粮食深加工和流通等领域,将有助于促进农业的社会化分工和市场化取向,提高农业投资收益,进而吸引更多金融资源和劳动力向农业和农村配置。此外,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开放户籍制度,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鼓励被征地的种粮高手把所获得的征地款优先用于整合农地资源,或鼓励其发展服务性农业产业等,助力农业市场化和社会分工专业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农村要素资源外流的困惑,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