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濒临破产到全球第二,中国芯片首富的第三个IPO“难产”了
时间回到一年前,2023年3月,位于淄博的新恒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恒汇”)创业板IPO成功过会。
2023年以来,监管部门明显收紧创业板审核工作,特别是同年8月监管部门正式表态“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创业板上市新股数量明显减少。
据Choice数据统计,当前A股已过会未获上市批文的企业接近130家,其中创业板公司107家,远多于主板(19家)和科创板(5家)。新恒汇在其中也不算最久的。
据悉,新恒汇前身为恒汇电子、凯胜电子,实际控制人为陈同胜。恒汇电子成立于2010年,主要生产柔性引线年,主要从事智能卡模块封测业务。
2017年,因受到山东淄博“担保圈”(即一家企业出现风险,与之互保的企业连带牵出)的影响,两家公司相继陷入债务危机,濒临破产,正打算通过重组的方式摆脱经营困境。
倘若恒汇电子破产倒闭,法国Linxens公司将在智能卡芯片封装材料及模块市场一家独大,形成垄断。为保证自身供应链安全,彼时紫光国微控股子公司紫光同芯作为恒汇电子的重要客户,寻求通过其母公司紫光国微收购恒汇电子。
而任志军彼时正在紫光国微担任副董事长兼总裁,同时牵头该收购事项。后面由于恒汇电子资不抵债,该收购项目在紫光内部未能通过。
与此同时,2017年,紫光国微还计划发行5.07亿股并购法国Linxens,本想着与收购恒汇电子双线月,中国证监会对该并购未予审核通过,紫光国微收购法国Linxens的想法也最终告吹。
尽管两个计划都失败了,但任志军并不甘心。他找到了清华校友、“中国芯片首富”虞仁荣,并邀请其参与重组收购。
虞仁荣可以说是中国半导体界的传奇人物,是韦尔股份的实控人。目前,韦尔股份市值达到1200亿元,而虞仁荣在最新的2023胡润百富榜名列第102位,身家达到445亿元,为芯片行业首富。
对于任志军的邀请,虞仁荣欣然接受。不过,其投资前提是任志军在收购完成后加入新恒汇并负责全职管理工作,以期有效整合资产做大做强,未来实现国内资本市场上市。两人一拍即合。
2017年12月,新恒汇的前身——新恒汇有限正式设立。2018年1月,虞仁荣、任志军以及一家外部机构上海矽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以4.6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恒汇电子持有的新恒汇有限90.29%股权,其中虞仁荣持股45.15%,任志军和上海矽澎各自持股22.57%。
值得注意的是,据申报材料,任志军入股新恒汇的资金全部来源于虞仁荣的借款,借款金额为1.162亿元,借款期限为5年,借款利息为年息12%。收购完成之后,任志军辞去了紫光国微总裁,出任了新恒汇董事长。
除了“芯片大佬”的加持,众多投资机构也对新恒汇青睐有加。睿兽分析显示,新恒汇先后于2018年、2020年进行了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元禾璞华、中芯聚源、武岳峰科创、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冯源资本、西藏龙芯投资、淄博高新产业投资等多家知名创投。
IPO前,虞仁荣、任志军为控股股东及共同实际控制人,其中虞仁荣合计持有发行人31.96%股份,为发行人的第一大股东,并担任董事;任志军合计持有发行人19.31%的股份,为发行人的第二大股东,并担任董事长。
新恒汇的传统核心业务是智能卡业务,主要包括柔性引线框架产品,以及智能卡模块产品及模块封装服务,这是公司收入与利润的主要来源。
如今,智能卡在人们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主要包括电信SIM卡、银行芯片卡、社保卡及其他(身份证、公交卡、加油卡、会员储值卡、校园卡等)。
招股书显示,2020-2023年上半年,新恒汇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88亿元、5.48亿元、6.84亿元及4.17亿元;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 32.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531.75万元、8168.42万元、1.04亿元及9927.34万元。
柔性引线框架则是用于智能卡芯片封装的一种关键专用基础材料,主要起到保护安全芯片及作为芯片和外界刷卡设备之间的通讯接口的作用,其价格的变化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智能卡模块的价格。
目前,全球能大批量稳定供应柔性引线家,包括法国Linxens、新恒汇及韩国LG Innotek。据悉,2020-2022年,新恒汇柔性引线框架产品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19.94%、21.55%和31.63%,仅次于法国Linxens,排名全球第二。
新恒汇除了生产柔性引线框架产品外,目前还具有年产20亿颗智能卡模块生产能力(含控股子公司山铝电子),是国内主要的智能卡模块供应商之一。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新恒汇智能卡模块产品(不考虑封测服务)的销量分别为 11.59 亿颗、14.06 亿颗和 19.01 亿颗,按最近三年全球智能卡出货量进行测算,公司智能卡模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12.15%、15.08%和 20.71%。
在客户方面,虞仁荣、任志军入主之后,新恒汇与紫光同芯达成战略合作,紫光同芯成为新恒汇第一大客户和主要供货方。
作为战略性大客户,紫光同芯2019-2022年分别为新恒汇贡献1.42亿元、7400万元、8048万元、1.49亿元的销售收入,占比总营收分别为34.31%、19.04%、14.68%、21.72%。
Linxens在柔性引线%。紫光系收购Linxens之后,新恒汇遭遇紫光同芯砍单,订单量一年内缩减47.94%。
这也引起了深圳证交所的关注,要求新恒汇进一步分析发行人与紫光同芯业务合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未来对其是否存在销售收入大幅下滑的风险。
新恒汇在回复函中表示,紫光同芯基于自身发展考虑,为了保证供应链的安全,分散采购风险,预计未来几年紫光同芯会继续执行“双供应商”的采购策略,发行人未来对其销售收入大幅下滑的风险较小。
近年来,新恒汇也在尝试拓展新业务线年,新恒汇的智能卡业务营收占比为100%,为其唯一营收来源,至2022年上半年下降到80%。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新增了蚀刻引线框架和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业务,改变了以智能卡业务为其唯一营收来源的局面。
其中,蚀刻引线框架和柔性引线框架均属于引线框架,不同的是,前者是通用集成电路封装材料,下游应用领域较广,后者则是智能卡芯片的专用封装材料,二者生产工艺类似。所以,新恒汇得以顺利进入蚀刻引线框架业务领域。
据招股书,蚀刻引线框架业务增长颇为迅速,2019年的营收仅为400万元,占比为1%,2021年已增至9241万元,占比提升至17%。
不过,到了2022年,该业务下滑至7741万元,同比下滑16.23%。新恒汇在回复函中表示,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良率低下和受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截至2023年6月,该产品良率已达到 83.20%,接近行业内成熟企业 85%的平均良率水平。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盈利,第四季度实现全年扭亏为盈。
招股书显示,此次IPO,新恒汇拟募资5.18亿元,发行的新股将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由此推算,公司的发行估值约为20.72亿元,虞仁荣和任志军账面获益不少。
实际上,在入主新恒汇之后,虞仁荣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2019年又驱动并购战车,一举收购体量庞大的豪威科技,上演了一出“蛇吞象”,韦尔股份一度市值超过3000亿元。
除了孵化和直投,虞仁荣还通过LP出资的方式,搭建起了庞大的半导体投资版图。天眼查信息显示,虞仁荣作为LP至少出资了10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