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数十亿美金的投入,XR赛道背后的技术机遇在哪里?|投资笔记第174期 ,拌粉
近日,Meta全球事务总裁尼克·克莱格 (Nick Clegg) 在Meta官方博客宣布,将为 Quest 设备推出一款新的教育产品,计划在今年秋季正式推出。“我们正在投资数十亿美元来不断迭代扩展现实(XR)技术。”尼克·克莱格说。
XR-(Extended Reality)扩展现实,指由计算机技术和可穿戴设备产生的所有真实及虚拟环境的结合以及人机交互。XR包括所有融合现实和虚拟世界的技术,包括VR、AR、MR,以及其他融合了物理和数字世界的技术。而在2024年1月,苹果公司发布Apple Vision Pro时,也宣布正在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明确医疗手术、技术人员培训和教育将是Apple Vision Pro的关键领域。
随着Apple Vision Pro的问世,头戴设备市场迎来了全新的篇章。尽管虚拟现实(VR)设备已面世有一段时间,但苹果公司的介入必将给这个领域带来巨大变革。作为科技行业的领头羊,苹果向来以其出色的用户体验和精湛的设计著称,因此人们对于Apple Vision Pro的期待也水涨船高。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未来的人机交互方式,这代表着视觉呈现技术的巨大进步,也预示着更加沉浸式的虚拟体验即将到来。从教育到娱乐,从工作到医疗,头戴设备的应用领域将变得更加广泛,这将激发开发者和创新者们设计出更多应用程序,为全球带来一场革命性的改变。
头戴设备市场背后,有着复杂的产业链,涵盖了从硬件制造到软件开发、内容创作和销售等多个环节。其中最为重要的硬件制造环节包括设计、制造和组装头戴设备的各个组件,如显示屏、镜片、传感器、处理器、电池等。这些部件通常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然后由设备制造商进行组装。
其中,显示屏的技术正面临着诱人的新机会:传统的LCD液晶显示屏技术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如今设备的高需求,用户迫切需要新的体验,厂家迫切需要背后的技术迭代和更新。
赛富乐斯,一家硬科技创业公司,正致力于为头戴设备提供最前沿的显示解决方案。深入研发7年以上的时间,公司的微显示屏产品已蓄势待发,并已投入规模生产。
赛富乐斯团队早在2018年便开始进行Micro LED制备技术的研发,如今是行业里唯一一家能够规模生产量子点Micro LED的硬科技企业,合作伙伴包含多家主流硬件厂商。
为什么是Micro LED?当屏幕距离眼睛越来越近,尺寸越来越小,小到近乎半个指甲盖,但对清晰度(分辨率/PPI)的要求却又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屏幕的重量要更轻巧,技术所支持的续航能力需要长到足以全天佩戴。
新型Micro LED相较传统LED显示器件,尺寸从典型的300-1000微米缩小到1-100微米,使得在同等面积的芯片上可以容纳更多的LED。由于LED自发光的特性,Micro LED显著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既可实现低能耗设计,也能获得高亮度显示。这样的创新有效解决了当前显示器应用的两大难题。穿戴式设备、手机、平板等设备中,超过80%的能耗来自于显示器,低能耗的显示技术能够显著延长电池续航时间。而高亮度的显示技术则能够解决环境光较强时影像泛白、辨识度降低的问题,使得该技术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我们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就开始进行与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相关技术方向的市场调研。那段时间,我们与业界高管以及从事前沿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经常交流,也观察到行业已经有一些敏锐的玩家开始布局或者有意向布局这一方向。我们创始团队在显示技术和光电子半导体领域已经有多年的研究经验,也早已意识到传统的显示屏存在许多局限性。”
2018年下半年,经过市场调研并与前沿技术人员多番沟通之后,赛富乐斯创始人陈辰及其团队得到一致结论:Micro LED必定会在未来的头显设备上被大规模使用。
“想象一下,我出门时总要带手机和手表。外出时,我还得携带iPad Mini记笔记。回家想看剧时,我用iPad Pro。阅读论文时,12寸iPad Pro最适合。但12寸的iPad Pro有点重,在家我更喜欢用轻便的10或11寸版本。至于显示屏,外出时我选轻便的MacBook Air,但工作时可能需要16寸或外接显示屏。所以我们发现,人们对于显示屏或者说人机交互接口的需求是随着不同的场景而变化的。”陈辰认为。
陈辰试着理解人们如今生活和工作中对于屏幕的使用需求:首先,人们对不同智能设备的使用习惯与如今设备的“多屏”化总是会带来不便。智能手表、智能手机、Pad、PC机,场景不同,设备屏幕也大小不一。人们总会潜意识希望能在一款设备与一个恒定大小的屏幕上——不需要切换设备——就能满足日常的所有需要。
“我们当时设想,如果有一个显示屏可以直接放在你的眼前,它就能够实现所有这些功能。因为当你的眼睛被一个显示屏包裹时,尺寸已经不再受限制。这个显示屏可以是一个特别大的电影画面,也可以是一个特别小的像手机一样的文字提示。”
这也是头显设备的研究者们的诉求,他们希望用一款类似头盔或眼镜的设备,利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来替代已有的设备——当人眼被头显设备全方位覆盖的时候,微型屏幕可以满足内容接收的所有需求——因此,一款尺寸微型、近眼的屏幕很有可能会是未来的智能头显不可或缺的硬件。
目前的消费和生活趋势是,人们坐在一起看电视的场景越来越少,而更倾向于各自用自己的设备播放自己喜欢的内容。在陈辰看来,头显与眼镜将为个性化带来最极致的体验,与最大的发挥空间。
“当我能用一个屏幕替代所有其他屏幕时,不管价格如何,它一定会更为经济实惠,因为它取代了许多电子产品。另外,效果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它能够提供沉浸式体验,并且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尺寸选择,这对用户来说肯定是更好的体验。因此,我们认为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尽管在2018年看来可能是一个很超前的想法,但我们觉得它即将到来,也就是说,也许在几年内,这个概念将会成为现实。”
时间再次切换到2018年,陈辰追求极致体验的渴望驱使他探索屏幕的技术极限,尽管这个想法在当时看起来有些超前。
原因是,近眼微显示屏所需要的工艺,不再是将LCD或LED镀到玻璃板的面板技术以及芯片到驱动的转移,而是需要通过半导体工艺将LED晶圆直接进行刻蚀,这就使得它所需要的精度不是普通LED的1-2微米,而是几百纳米。
为了将图像完整地呈现在约半个指甲盖大小的区域上,需要在有限面积的集成电路上结合纳米孔量子点色彩转换技术制作成微显示屏。在生产工艺上,从小尺寸的量子点色彩转换层的制作,到整个微显示屏的集成,再到大尺寸硅基工艺的拓展,赛富乐斯需要迎接重重技术上的挑战。
“由于我们一直专注电子材料的研究,因此也致力于在这个领域实现技术的突破,特别是在如此小的尺寸上。
我们的视频演示中展示了一个比指甲盖还小的屏幕,如何在这一屏幕上实现丰富的色彩表现?这需要我们运用纳米孔量子点技术,通过这项技术,我们找到了未来趋势中的一个重要结合点。就像找到了钉子后,我们还能用锤子来锤它一样。
因此,我们从那时开始就着手开发量子点微显示技术。经过多次演进,我们从最初只做小尺寸纯量子点转换层开始,逐步发展到整合全套显示屏制备技术,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在大尺寸硅片上的量产工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技术的复用价值。也就是说,我们开发的量子点芯片不仅可以用于AR/VR头显或眼镜设备,还可以应用于传统大屏和车载屏等领域。因此,我们的业务范围也得到了拓展,形成了现在其他收入流的业务。” 陈辰告诉我们。
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是,陈辰毕业于清华机械系,在哈佛大学完成了博士后研究,曾作为机械研发工程师任职于世界五百强公司,后来又在耶鲁大学进修完MBA课程。陈辰对LED的研究始于与耶鲁William Norton学院教授,全球III族氮化镓领域知名专家,首款UV LED以及MOCVD反射监控发明人韩仲教授的交流,他们经常一起研究课题。
回顾这几年创业路,陈辰认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地狱级”的创业模式,因为赛富乐斯的业务不是简单的芯片设计,而是需要资金投入的半导体生产制造,并且是行业里让人“闻风丧胆”的产业链最长、周期也最长的硬件设备制造。
作为Micro LED屏幕供应商,很多人的做法是找到产业链最近的合作方,例如AR光机厂商或整合镜片商,再请后者去推进到他们的客户,将这款新屏幕一层层推到头显或眼镜品牌那里。但是在陈辰看来,这样的传导速度极慢,犹如隔山打牛,自己“打”一拳,对方慢慢地动一下,下一层动得更慢,很难在终端厂商这里掀起波澜,更无法得到一线市场的反馈。不仅如此,在成熟的供应链中,也常常会面临下游企业暂时拒绝创新,只求更稳定生产,不愿意将屏幕换为Micro LED屏幕的情况。
因此,陈辰的策略是,既然自己无法在这个目前“空白”的市场中定义终端产品,那么就跳过供应链的其他企业,先直接找到像Apple或三星等电子产品终端厂商来推动。他相信,这些厂商将会认同赛富乐斯的量子点芯片技术,指定自己作为供应商来合作。因此,赛富乐斯早早便与全球多家头部企业建立了联系并展开了直接或间接的合作,例如赛富乐斯拿出产品给终端品牌的下游公司,或直接供应给终端消费电子企业。
陈辰对赛富乐斯的定义是“半导体制造”,它既设计芯片,又亲自制造,还要去寻找将会采用这种新式显示屏的终端客户。将技术跑通只是最早的一步,接下来就是马不停蹄地引入资本、购买设备、提高产能良率、扩产——一家半导体制造企业就这样开启了无限循环。
实际上,赛富乐斯所在的行业既复杂又保守,每家企业对于供应商产品的导入都非常谨慎。一旦一辆20万的汽车由于几千元的某款屏幕出现了问题,发生大批量召回,那么对汽车厂商来说得不偿失。因此只要进入了行业门槛,拥有了稳定的客户渠道,客户更换产品供应商的可能性极小,换言之,业务稳定性极高,公司的产品复购率数据也会非常优秀。
陈辰不仅具有科研思路,MBA的学习经历和多年的创业经历,也让他对科学研究与市场上真刀真枪生意之间的区别有着自己的见解。
选择“地狱级模式”未必是坏事,陈辰自认为是个爱折腾的人。赛富乐斯开发一款新产品的周期在6个月左右,但是必须自己完成“流片”,将芯片流水线化生产出来,也因此必须拥有自己的厂房。
他曾踩过“坑”,请代工厂加工,从结果看来,几乎九成都不满意。他知道但凡是生产,就需要经过重重环节,被多层人员经手,尤其是芯片这样的精密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管控。
他认为,创业企业在早期一穷二白的时候,即使代工,也要盯紧供应链管理;市面上有一些可租用的生产平台,哪怕需要付租金使用,只要是亲自操持,也会对成品更加有把握。自建生产线之后,一台设备免不了今天被这位工人使用,明天被另一位工人维护,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稳定,微米级的产品接触灰尘就立刻报废,所以赛富乐斯的管控不仅在于洁净度,还有对温控和湿度的严密管控,而且越是大牌的终端厂商越重视产品的良率。以这样的思路,创业企业一旦决定好,“砸锅卖铁”也要亲自上设备。
目前赛富乐斯与终端及非终端客户已经搭建起了合作平台,产品的测试版本可以在自己的厂房与客户端同时进行可靠性测试,3-6个月可以完成一个产品的迭代。赛富乐斯位于西安的硅基生产线是业界第一条硅基的大尺寸生产线,良率已从三四成上升到95%以上。目前每月可生产60万颗0.12英寸微显示屏,2025年新厂开始规划并建设,目标是在2026年达到每月上百万颗出货量。
如今在芯片生产上的大手笔,还是基于对市场未来大小的预估。陈辰认为,正如马斯克所倡导的第一性理论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本质上,供应链的任何创新都是为最终的C端用户创造价值,但如果这款面向C端用户的产品本身的价值无法被定义出来,或干脆是建立在伪需求之上,那么很多产品的价值都是伪价值。一旦Micro LED所广泛使用的消费电子头显设备被更多人接受,商显屏或者家庭影院也开始接受微显示屏的中高端差异化产品,赛富乐斯就一定能够攻城略地拿到更多的合作。而他相信,Micro LED一定会为C端用户创造极大的价值。
在陈辰眼中,一个行业大不大,取决于人们在上面花钱多不多,房子车子没法天天换,但消费电子一定是人们的消费主流之一。随着更多玩家的入局,头显与智能眼镜的成本将与价格一起良性下调。“跟着风口去走,而非自己重新定义一个赛道,在我看来,这是商业的本质。”陈辰说。
一旦量子点芯片技术成熟,除了AR全彩屏之外,赛富乐斯也可以将其复用在各种其他的应用场景上。与LCD、OLED等相比,Micro LED可以让屏幕的色彩更加准确,色差变得更小,分辨率和对比度更高,更加还原拍摄场景。因此,高端会议与家庭影院也将逐渐转向这种新的技术,国防与医疗等行业也将会引入新技术来辅助。
陈辰分析,将Micro LED开发出来之后,未来可以进入很多品类,而且每一个品类市场都很大,将会带来不错的现金流。同时,他也意识到,进军一个“空白的假想市场”正是创业公司能去做的事情。
“不管是对于传统的LED产业,还是显示产业来说,这都是全新的冲击,是传统企业不会立即去做的新东西。而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就是一个好的方向。”
米粉在卤汤中汆烫好后,浇上一勺火锅或者酸菜口味的土豆泥,搅拌到均匀包裹住每一根米粉,然后呼噜呼噜将顺滑中混着绵密细腻的质地嗦进嘴,在舌尖上迎来碳水加碳水的味觉暴击。
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口味的酱料,加上葱花、香菜、酥豌豆、酸菜碎、泡豇豆、折耳根等小料,伴着黏糊糊的土豆泥,DIY出更多隐藏吃法。
在社交平台上,天津、福建、上海、南京、河北……几乎各地都有网友分享品尝土豆泥拌粉的照片和视频,除了视觉与味觉极具诱惑力,这道主要藏在街边卖粉的苍蝇馆子的美食能迅速成为席卷全国的潮流,还因性比价也极为感人,价格人均10元左右,被网友调侃“穷鬼美食”。
最近,该单品的代表性连锁品牌之一,池孃拌粉,在上海开出首店,创造了“排队50米”“一个半小时才吃得上”的盛况,荣升上海新晋的网红快餐顶流!甚至出现店员拒绝客人排队的情况,呼吁“理性消费,理性排队”。
据公开数据,池孃拌粉是2012年成立的品牌,现有门店数量87家,考究一下其发展过程,完全是去年才开始发力,一年开店超过80家。其中,四川门店65家,主要集中在成都。
另外一个2016年创立的拌粉连锁品牌,子固路老南昌拌粉,据公开数据,目前全国门店数量231家,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年仅仅在北京,就新开店超过50家。
子固路老南昌拌粉在北京有外卖店也有商场店,其主打产品阿婆土豆泥,只要13元一份,凭借这样的性价比,迅速成为北京打工人的“午餐优选”“一人食绝佳选择”。
一是自带流量。在现在充斥各种预制菜的快餐赛道,消费者在期待新鲜的产品,土豆泥拌粉口味鲜亮、顾客diy参与下互动感也强,另外在视觉上也网红感十足,切中了年轻人想分享的点,像去年火爆的冒烤鸭等品类,消费者能够自发主动去传播。
二是门槛低,毛利高。做土豆泥拌粉以小店为主,员工不多,装修上也不需要多高大上,只需要多用一些年代感、接地气的元素,营造出整体的氛围感。粉面赛道的毛利率不必多说,类似池孃拌粉还会用卤味提高客单价,顾客点完单之后还会经过一个卤味区,进行自由搭配。此外,土豆泥拌粉在制作、点餐、服务等方面都更高效,有较高的出餐速度和翻台率。
三是高频刚需。据艾媒咨询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式快餐价格的接受程度多在20元价格带。其中,43.7%的人预算金额在20元以下,85.2%的人可接受价格不超过30元。土豆泥拌粉这种客单价较低的产品,符合目前的消费回归理性的风潮。
首先是食安问题。在去年,火爆成都的池孃拌粉就跟消费者投诉过,“泡米线的容器是水池,后厨脏乱差……”该顾客的感受不是个例,在社交平台也有多人曾提到该家拌粉店卫生不太好。连锁品牌尚且如此,土豆泥拌粉一般都是街边小店在做,食安问题不可忽视。
然后是门店和产品都容易同质化严重。纵观当下土豆泥拌粉的店内装修,都是接地气风格,在菜单方面,大部分都是拌粉+卤味+饮料组合的形式。想要形成一定的竞争力,还需要在产品和服务等方面,花费更多的心思,进化出更多的发展空间。
最后,还没有走出粉面品类的局限。米粉有着强大的地域属性,限制着米粉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有品类无品牌仍是米粉品类最大的症结所在。与此同时,在土豆泥拌粉还没形成成熟的模式以前,市场上已经有部分商家把土豆泥拌粉作为投机方式,通过炒作、招商的方式来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