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全面开展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项目
这几天,福州市长乐区荣端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宜端刚刚结束浙江考察之行,邻镇的种粮大户陈颖就迫不及待赶到他家,探讨起考察感受。
王宜端对位于诸暨市的米果果小镇印象最深刻。这个集“吃、购、游、赏、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小镇,已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同样有志于发展休闲农业的王宜端和陈颖,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王宜端与陈颖,是福建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同班同学。此次浙江之行,是其中体验式培育的内容。
眼下,福建正全面开展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该项目计划每年为全省各县(市业振兴带头人培育项目、区)培育10名“头雁”,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带动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
2011年,陈颖还是三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二的学生,因训练时受伤,休学回到老家福州市长乐区江田镇江田村。其间,家里的一场火灾打破了平静的生活。他索性退学,帮父母打理家里的马铃薯生意。
长乐是福建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冬春种马铃薯,夏秋轮作一季水稻,是当地主要耕作模式。作为村里的种粮大户,陈颖的父母种了20多年马铃薯,2010年还开办了利丰农业合作社,吸纳20多户农民参与,经营面积2000多亩。
与父辈“经验种地”不同,陈颖更主张“科学种地”。一有时间,他就向当地农技部门、省农科院专家取经。但陈颖发现,这些种了半辈子地的农民,打心底里排斥新技术。
“以植保环节为例,传统的做法是见到虫子就打药。”陈颖说,防治效果好不好,关键在是否选对了最佳施药窗口期福建全面开展乡村产。比起成虫,幼虫对植株伤害更大。因此,在低龄幼虫盛发期集中用药,更加事半功倍。为此,他引进了一套虫情测报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诱捕害虫,统计分析虫情,根据虫期规律测算黄金用药期。
看到了虫子却不能马上打药?村民们直言闻所未闻,说什么也不答应。于是,陈颖带着植保专家来到合作社,开辟试验田,把乡亲们都叫上围观测产。结果表明,采用科学防治方案后,用药频次少了两次,成本降低了40%,产量却提高了20%。眼见为实,自然心服口服。曾经对大学生种田不屑一顾的村民,现在每到虫期,总要跑到陈颖家打听:“哪天打药好啊?”
“要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光说不行,必须领着他们去田头,看效果、看反差。”返乡10余年,陈颖逐渐摸索出了与农民打交道的策略,也慢慢从农业门外汉成长为能够带动一方的乡村“头雁”。
陈颖积极学习农业先进种植技术,又继续深造,拿到了四川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这些年来,他引导村民以资金、土地、技术入股合作社,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购置30多台(套)农机具,为周边3000多亩农田提供耕种防收全流程机械化服务;开办“田间学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与江田供销合作社开展战略合作,统一采购农资……
然而,这个“90后”头雁,又有了新的困惑。这几年,马铃薯行情不错,但单一的产业结构毕竟附加值不高,还经常因霜冻面临减产风险。陈颖想着,能不能带动村民发展深加工、乡村旅游、研学等业态,走一二三产融合道路。早在2019年,他就试着办起了水果采摘园。但几年下来,既不赚钱也不亏钱,经营不温不火。陈颖苦于寻求突破,却不得章法。
“乡村‘头雁’的最大使命就是联农带农、兴农富农,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再造传统农业,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黄顺容长期关注“头雁”群体。他认为,要全面激发“头雁”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首先要突破其自身的局限性,“一些‘头雁’或许是个种养能手,但对政策方向、行业态势了解不透,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过程中,也难以对接到有效的资源”。
去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为“头雁”群体开展系统性培养和综合性支持。同年8月,福建“头雁”项目启动,首批计划培育800名“头雁”,由福建农林大学承担培育任务。
“我们针对带头人从事的产业类型和自身需求,开展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教育融合发展专员、“头雁”项目班主任刘飞翔说,每个学员需要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育,包括60学时线学时集中授课、一系列考察互访以及一个导师团队帮扶指导。“学员带着问题和需求来,带着新观念新思路、政策信息、市场资源、合作网络回去。”
“农村政策与法规”“农业经理人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作物绿色防控及科学使用农药”……在集中授课阶段,这些量身定制的课程,丰富了陈颖的知识结构。带着问题来的陈颖,还从一系列乡村振兴案例中得到了启发。
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片区龙海村第一书记游祖勇分享的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案例,让陈颖找到了联农带农、兴农富农新的切入点。
龙海村位于牛脊山风景区之麓,历来文风鼎盛,早在清代就有文人雅士在此开办书院讲学。但过去,村里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收入薄弱。随着一批乡贤资本和政策资源下乡,当地策划生成了一系列文旅项目。其中,拳头产品“平潭·龙海阅读小镇”项目,挖掘本土历史人文资源,依托山水田园风光,打造出了别具特色的复合型业态阅读空间,在与周边休闲农业项目深度融合过程中,不断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的边界与想象力。
按照培育计划,福建农林大学为每个学员配备了导师团队,包括一名专业导师和一名实践导师。经过双向选择,陈颖的同班同学王宜端与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讲师苗立祥、省热带作物科研所副研究员张天翔结成了对子。
几天前,苗立祥带着团队来到王宜端所在的长乐荣端农业合作社。王宜端是当地果蔬种植大户,草莓是其主营产品之一。在生产上,草莓多靠分株繁殖,容易感染斑驳病毒、皱叶病毒等病害。于是,他提出了技术需求:能不能通过组培的方式,批量生产脱毒苗呢?正巧,苗立祥的研究方向就是草莓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双方一拍即合。王宜端希望能够引进组培苗技术,解决生产上的病害问题,同时借此拓展业务范围,发展草莓脱毒种苗产业。
“以往,针对新农人的培训,大多是‘一锤子买卖’。”黄顺容认为,乡村“头雁”在自身发展与带动农民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同的新问题新情况,阶段性的培训难以解决根本痛点。关键在于构建常态化的机制,为“头雁”们提供可持续支持。
因此,作为“头雁”项目承接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提出了构建“头雁”培育生态圈,打造“头雁”终身交互学习平台的构想。
线上平台,将为“头雁”搭建供需桥梁。在这里,信息不对称将被打破,“头雁”们可以在线发布和展示自己的产品和项目,通过平台寻求志同道合的合作方,也可以发布技术等需求,第一时间匹配到专家资源,还可以了解科研院校、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所需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商业模式。
线下平台,则是一个开放性的众创空间。这里将集中展示各地“头雁”历经千锤百炼而成的创业成果、在实践中被证实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案例和模式、别具特色的地标产品。这里还将成为“头雁”们的娘家。他们可以在这里拓展人脉、交流互动、头脑风暴,也可以进行项目路演、商务洽谈。
“作为开放性的平台,我们还将面向社会,导入农业科技、金融、物流、市场营销等资源,吸引农业产业链不同节点上的主体入驻,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共建,让乡村‘头雁’真正在生态圈中实现自我增值。”刘飞翔说,待到这些“头雁”羽翼丰满后,就可以对外输出经验与服务,“省内外的乡村振兴项目,可以通过平台对接到相应的‘头雁’,委托其开展项目运营,从而实现成功模式的复制与推广”。
去年挂牌的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是福建高校首个实体建制的乡村振兴学院,在全国地方农林院校中首次完整设置全日制乡村振兴相关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执行院长苏时鹏说,“头雁”培育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模式,将作为教学案例融入到高校教学中,优秀的“头雁”还将作为实践导师参与日常教学,助力培养应用型的乡村振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