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重磅发布!2022年最值得投资的20项技术
科技改变生活,改变未来。2021年,“黑科技”进一步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科技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互联网的出现拉近了彼此距离;人工智能将人与技术紧密相连;虚拟现实开启元宇宙之旅
辞旧迎新之际,前瞻经济学人收集并分析了红杉、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顶级风投机构在2021年的多个投资大事件,结合国内外多家权威咨询机构的数据分析,整理出2022年最值得投资的20项技术。
氢能是21世纪重要的清洁能源,其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目前氢能产业链有三大环节,分别是:上游的电解水制氢技术、中游的化学储氢技术、下游的燃料电池在车辆和分布式发电中的应用。而其中,氢燃料电池产业正迎来一轮投融资热潮。
资本市场对氢燃料电池产业的态度非常热情,关于氢能产业投融资的项目不在少数。据国际能源网不完全统计,截止至2021年上半年,与氢能相关的投融资项目有19个,累计金额超过367亿。从今年上半年投融资情况来看,因为燃料电池头部企业发展较快,不少企业已经达到科创板或者A股上市的条件,在资本的追逐下,氢能产业开始进入亿元融资时代。
目前在氢能技术上,国内氢能源专利申请数量不断攀升。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计,到203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将达到3500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5%。到2050年,氢能将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整体行业与技术迅猛发展,未来有望创造更多的价值。
碳捕获与封存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形势,国际能源署指出2060年能源行业的需要达到净零排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和其他投资者正在为碳核算、碳补偿和 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领域的公司提供资金和合作。
此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宣布,自己将掏出1亿美元奖励最好的碳捕获技术。根据CB Insights数据,截至2021年8月中旬,碳核算、碳补偿和CCUS领域的融资事件比2020年全年增加46%,融资金额增长118%。在CCUS领域,中国石化资本、经纬创投、高瓴资本、祥峰投资金和启明创投等中国风险投资机构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从数据来看,CCUS行业已驶入快速增长轨道。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最新的报告显示,2020年CCSU市场规模达到16亿美元,到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数据将增至35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
垂直农业即垂直农场,是指在光线充足的多层建筑物里产出人们所需的食物。比如:在1楼喂养罗非鱼,在12楼种植西红柿。其特点是免去远程输送、减少碳排放以及地点不限。垂直农场具有惊人的优势,它不受天气的影响,农作物一年到头都可以在最优的条件下生长,垂直农场不需要杀虫剂和除草剂,也就意味着没有农业污染排放。
2017年7月,日本首富孙正义旗下的软银愿景基金,在面谈不到45分钟就决定给垂直农业公司Plenty投资2 亿美元。垂直农业公司Infarm2021年12月也宣布获2亿美元融资,该公司累计融资已达到6亿美元。
垂直农场已在世界各地兴起,公司和投资者正在不断加入。2019年,垂直农业的市场价值估计有44亿美元。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公司预测,垂直农业的收入将从2017年底25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139亿美元。现在每年收获的200万磅蔬菜已在美国东北部的商店出售,或在不久的将成为地球上食物的主要来源。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和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其中也包括转基因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也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其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能治疗某种疾病。从广义说,基因治疗还可包括从DNA水平采取的治疗某些疾病的措施和新技术。
根据星耀研究院统计数据,2020年国内共发生41起细胞与基因治疗融资交易事件,融资金额超24亿美元。而据前瞻统计,2021年上半年基因疗法领域的总投资金额就已超过30亿美元。
目前,我国基因治疗市场尚未成熟,多数医疗企业的基因治疗项目处于临床试验前期,针对未来潜在市场进行乐观预测,我国基因治疗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267.8亿元增至2025年的1788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5.8%。
艾滋病疫苗,即艾滋病病毒(HIV)疫苗,注射了它便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防止艾滋病(类似乙肝疫苗的原理)。HIV疫苗被认为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工具。在2020年,全世界估计有38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数量惊人,因此艾滋病疫苗的研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40年来,对艾滋病疫苗的研发虽有进展,但却未完全突破。目前基于信使核糖核酸技术的新冠病毒疫苗取得了巨大成功,预示着疫苗研发的黄金时代,科学家也正将该技术应用于艾滋病疫苗中。
目前,吉利德科学公司与Gritstone Oncology宣布达成了一笔超7.85亿美元的合作,将共同开发一种基于疫苗的、可以治愈艾滋病的免疫疗法。
早在2004年,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邵一鸣就对艾滋病疫苗的市场总需求进行了估计,认为我国将有300亿元以上的庞大市场。此外,他还表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已经做出决定,率先取得成功的艾滋病疫苗,也将应用到全球儿童身上,如此估算,这一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植发是借助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取出一部分健康的毛囊组织,经仔细加工培养后,按照自然的头发生长方向艺术化地移植于患者秃顶、脱发部位的一种技术。
2017年,雍禾植发获得3亿元战略投资。2018年,碧莲盛获得5亿元投资。2021年12月13日,雍禾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鸣锣上市。这标志着,我国植发行业首家企业上市,国内“植发第一股”正式驶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海洋,在资产证券化、拓展国际化空间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诸多原因,植发人群增多,正催生出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据弗若斯特沙利公开数据,2020年中国的植发医疗服务市场达人民币134亿元,预计将以18.9%的复合年增长率速度增长,2030年达到人民币756亿元。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兴起,动力电池行业也被带动了起来。动力电池分类主要为阀口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磷酸铁锂蓄电池,其中磷酸铁锂蓄电池需求较大。动力电池的特点是高能量和高功率、高能量密度、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下可循环使用、工作温度范围宽(-30℃到5℃)、使用寿命长(大概5到10年)以及安全可靠。
进入2021年,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在内的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加码扩产,涉及总投资额高达1500亿元。数据显示,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上市以来已累计募资396.6亿元,其中直接融资296.6亿元,间接融资99.9亿元。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公布的一份报告表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将面临电池断供的威胁,动力电池最早2025年将供不应求。据前瞻统计,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80GWh,同比增长13%,市场规模约为650亿元。根据远东股份整理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系统市场规模预计超过8000亿元,轻出行市场(电动自行车、电摩、电动平衡车和滑板车等)的全球锂电池电芯市场规模预计超过500亿元,全球电动工具用锂电池电芯市场规模预计超400亿元,全球储能用锂电池系统市场规模预计超1100亿元。
智能穿戴设备正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智能穿戴技术是把多媒体、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嵌入衣物中,可支持手势和眼动操作等多种交互方式,实现“人物直接互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新技术的革新,许多穿戴式的设备已经从概念化走向商用化,国内诸多科技巨头也在这个新兴领域一往无前。
2016年可穿戴设备的投资热度明显降温,随后可穿戴市场回暖,投资市场相关投融资事件数量有所上升。2020年,中国已成为可穿戴设备主要投融资区域,共发生29起投融资事件,占全球投融资数量约54.72%。
目前,可穿戴市场规模依然有望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据CCS Insights预测,全球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整体出货量仍将稳定增长,至2025年,出货量将达3.88亿只。预计到2026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023亿元左右。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目前3D打印已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制造、生活艺术等多个领域,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许多国家将其视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制高点”。
仅就2021年1-7月,国外3D打印项目融资次数达60次,比去年的29次翻了一倍,融资金额达280亿元;国内达19次,比去年增长60%,融资金额达22亿元。其中,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高达3.3亿元的B轮融资。
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3D打印规模突破200亿元,约为208亿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在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下,2022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20亿美元。
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叠加态和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新型通信方式,量子纠缠通讯特点是点对点、无电磁波发射、无延迟、无限制距离、可穿透电磁屏蔽且无法侦查,因而具有高效率和绝对安全性。“十三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量子领域的发展,其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量子通讯领域目前最大一笔金额投资总数达到15亿,由中国有线、红杉资本、天津远方资产等知名机构投给中国科学院旗下的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
据悉,2018年,中国量子通信市场规模为272亿元,同比增长51%,2019年,整体市场规模达到32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9.7%,预计到2025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将超800亿元,达到824亿元左右。
如今,全球正在加速迈入智能汽车时代,而智能驾驶也是引人关注的概念。智能驾驶是指利用智能机器系统协助司机进行驾驶,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完全取代人驾驶的技术。我国造车新势力企业,如蔚来汽车、小鹏汽车、滴滴等,在研发智能驾驶技术上也一往无前。
据IT桔子的报告显示,仅2021年第三季度,自动驾驶领域合计获得36起融资,平均3天左右就有一起该领域的融资,第三季度融资金额为138.5亿元。公开资料显示,从今年年初至今,智能驾驶行业投融资事件超过50起,投融资金额近1000亿元,已达到历年最高值。
国内智能汽车产业规模大、增速快,渗透率不断提升: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增长到2556亿元,预计2026年产业规模将达到5859亿元,CAGR为14.8%。根据国家发改委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渗透率82%,2030年将达到约3800万辆,渗透率达到95%。据《中国车联网白皮书》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接近万亿元,2020-2025年6年产业复合增速达36.85%。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近年来随着传感、遥感、飞控、云台、计算式视觉、图像传输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完善,无人机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
2020年,无人机行业投资总额达到23.39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截至2021年1-10月,我国无人机行业融资累计29笔,融资金额超过38亿元人民币。其中,北京数字绿土公司完成了1亿元战略投资,由菁英汇投资。
自2013年起,历经8年,5G技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在2020年推出。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峰值速率需要达到10-20Gbit/s。简单来说,一个3GB左右大小的视频文件在5G网络下仅需要33秒就能完成传输。
中兴,华为,爱立信,三星以及诺基亚等企业都已对5G投入大量精力。前瞻研究报告称,5G投资周期将持续至2030年6G商用的到来,总投资有望超过1.8万亿元。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出具的《2021年全球及中国5G服务产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全球5G服务市场的规模将从2021年的550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2500亿美元,在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35.4%。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随着国家对互联网安全、个人隐私安全等相关方面的政策出台,网络安全相关产业也随之强大起来。
据IT桔子统计,2021年1-11月中旬,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共有92笔融资,融资规模为199.0亿元,规模已超2020年全年。其中漏洞盒子、长扬科技、数篷科技、珞安科技等企业成绩斐然,融资数量分别为3笔、3笔、2笔、2笔。从投资方来看,包括经纬中国、红杉资本、GGV纪源资本、腾讯投资投等多家投资机构,都有大手笔的资本运作。
根据IDC最新预测,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投资规模有望在2025年增长至187.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7.9%。
如今,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例如搜寻引擎、网络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在人工智能大环境下,云计算技术是其中一个重点核心技术。近些年来,我国云计算行业快速发展,国内科技巨头如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都大力发展云计算平台与技术。
据福布斯中国数据,2021年我国云计算相关企业累计发生超250起融资事件,平均每个月有近30起融资。其中,北京获得融资的云计算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占全国的15.7%。从融资轮次来看,云计算相关企业融资较多分布在A轮,占比31.4%,其次,也有超2成相关企业的融资分布在E轮及以后。从行业分布上看,约9成获得融资的云计算相关企业分布在企业服务行业。
根据中国信通院《云计算发展白皮书》显示,云计算仍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进入普惠发展期。中国信通院数据还预测,我国公有云市场2020-2022年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私有云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据此,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782亿元左右,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400亿元。由此可见云计算市场潜力巨大,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其发展和广泛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没有放缓的迹象。NFT是其中一种革命性的新方式,可以买卖代表现实世界物品的数字资产。所有NFT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被替换或交换它们只能由该资产的原始所有者/创建者购买、出售、交易或赠送。
2021年,是NFT的“元年”。艺术家、名人、巨头公司纷纷入局NFT,屡创新高的NFT价格更是让其成为大众关注焦点。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20日,全球NFT相关产业发生201起融资事件,其中153起透露具体融资数额,融资总额达到40亿美元。从中国NFT相关投融资情况看,国内发生了7起融资事件,其中,香港移动游戏开发公司Animoca Brands获得了1.39亿美元的融资金额,遥遥领先其他单笔融资。
根据Chainalysis发布的最新报告,2021年NFT的市场规模超过269亿美元。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560亿美元。
一枚小小的芯片背后藏着高深的技术与巨大的市场价值。2018-2020年,在技术上年最值得投资的20项技术,长江存储攻克64层3DNAND技术并开始量产,打破了NAND Flash芯片的国际垄断。2021 年,兆易创新推出首款自有品牌 DDR4 产品,实现了从设计、流片,到封测、验证的全国产化。我国储存芯片技术不断突破,行业发展迅猛,发展空间大,后劲强。
据集微咨询统计,2020年获得新一轮融资的国内芯片、半导体企业超200家,融资规模或超320亿元,而仅仅在2021年上半年,国内芯片、半导体行业融资事件数量就已超230起,有超220家企业获得融资,总融资规模近400亿元 。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WSTS)数据显示,2014-2019年,中国存储芯片市场规模由1274亿元增长至26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18%。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随着本土存储芯片企业研发动力不断增强,中国有望在5年内提高存储芯片技术水平,提升产品本土自给率。到2026年,中国存储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598亿元,占全球存储芯片消费市场比重达到40%左右。
从硬件技术层面来讲,VR/AR技术是目前最佳的现实与虚拟世界接口,VR/AR技术将成为元宇宙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而相关的设备则可以为元宇宙玩家提供沉浸式或超现实的交互体验。VR/AR技术可以运用到工业制造、娱乐业、医疗行业、博物馆、社交通讯等无数个行业。戴上VR眼镜,轻轻触动开关,即便窝在沙发里,也能马上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因此备受年轻人喜爱。
索尼、三星、微软、小米等各行业龙头公司都已将目光转向虚拟现实。据前瞻统计,截止2021年6月,2021年我国VR行业相关企业已有20件股权投融资事件,金额为28.33亿元。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0年VR/AR终端出货量约为630万台,到2024年将达到750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6%;2020年VR/AR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00亿元,到2024年将达到4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4%。
脑机接口,是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从而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脑机接口技术便可以靠直接提取大脑中的这些神经信号来控制外部设备,它会在人与机器之间架起桥梁,并最终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创造巨大价值。
2021年,脑机接口技术得到了巨大发展,大笔融资接连而至。2019年,脑机接口整个领域的融资额约为9700万美元。但在2021年,马斯克的公司Neuralink仅一次就完成了2.05亿美元的C轮融资,其中,迪拜风险投资公司Vy Capital领投,谷歌风投等跟投。就国内来说,率先实现脑机接口技术产业化的企业博睿康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3月份也完成了过亿元B轮融资,红杉中国独家领投。
QY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2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4%。
元宇宙是2021年下半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随着美国网络巨头Facebook改名元宇宙(Metaverse),科技龙头企业与资本纷纷带资入局。据《元宇宙通证》中介绍,元宇宙六大支撑技术分别是区块链技术、交互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其中NFT、DeFi、公链速率、智能合约、DAO社交体系、去中心化交易所、分布式存储等区块链技术是支撑元宇宙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技术。
据智东西不完全统计,从2021年9月到11月,国内外共有63笔千万元以上与元宇宙相关的投融资,超过亿元的有2笔。国内与元宇宙具有较强联系的企业融资就已经达到26笔千万元以上的融资,其中13笔融资金额过亿元,整体累计金额超过64亿元人民币前瞻重磅发布!2022。去年全年VR/AR产业融资金额为21亿元,共计54笔。也就是说,这三个月的融资总金额超过去年一整年。
不少国际知名咨询企业看好元宇宙的未来,如彭博行业研究报告预计元宇宙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市场规模,普华永道预计元宇宙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从硬件技术层面来讲,VR/AR技术是元宇宙的关键。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目前,全球虚拟现实(VR)第一大技术来源国为中国,中国虚拟现实(VR)专利申请量占全球虚拟现实(VR)专利总申请量的47.91%。与此同时,我国5G技术的成熟也促进着元宇宙的发展,相信元宇宙火爆的劲头将持续至明年。
高科技是连接现实与未来的桥梁,引导人们不断开拓发展空间,走向更具活力的新世界。尽管疫情的阴霾仍未散去,但科技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我们坚信,未来是高新科技的时代,掌握技术才能掌握未来。
共创智能洛阳·共闯万亿蓝海——“深·洛”协同创新路演活动NO.10人工智能与元宇宙共生发展分享会圆满举办
紧抓百亿新风口!“与洛阳·深互动·同创新”——2023人工智能与元宇宙共生发展分享会火热报名中!